"產品人:如何打造自己的超級產品?"

產品人需要突破自身認知邊界,不斷提升自身價值,打造屬於自己的超級產品。一、引言先來一段絮絮叨叨,本文涉及面還蠻多的,在寫的時候沒想到會寫這麼多,涉及:成長模型、進階方向、打造IP(IP部分需抽象理解)、未來預測,想把這些東西輸出給他人,就像那個詞“資源共享”;閉門造車,你的思維永遠是局限的,我很支持“有輸入,必定有輸出”的想法,希望能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參與到這個進階的隊伍中 ~二、進階方向1. 認知進階首先我們身為產品人,要有一個認知“進階”都說做好一款產品必然要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但真正能當孩子養嗎?答案是不能,這裡的影響因素會有很多,比如趨勢變化、商業、用戶、變現、競爭等等,都會影響原有...
Read More

"漫談品牌的生理和心理基礎"

這次聊聊品牌背後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其實也不光是針對品牌,營銷、產品、運營很多時候也會用到類似的理論,應該也會有些幫助。文章主要是兩部分:我們是如何被“洗腦”的?通過學習系統、知覺系統、記憶系統將品牌的價值植入到我們的心智之中。我們為什麼選擇特定的品牌?同樣身份背景差不多的兩個人為什麼會做出不同選擇,背後的心理基礎是什麼?這部分主要從“外界如何看待我”、“我如何看待我”、“我想要什麼”三個角度來討論。01 我們是如何被“洗腦”的?我們先看看這張圖,你覺得這雙鞋的價格是多少錢?這個包是多少錢?加上logo以後呢?你覺得他們的價格應該是多少呢?我們都知道品牌值錢,但是我們怎麼就“學會”並且認可這些本...
Read More

"從試錯到轉型,我理解的外賣演進"

作者把外賣的發展歷程分為4個時期:坐商的信息在線化、O2O到店業務、外賣到家業務、大外賣時代,從新零售的角度,對外賣的試錯和轉型進行了分析總結。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思考一個O2O的問題,本來想圍繞零售,但是發現寫偏了,寫成了餐飲。餐飲和零售各有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用場來連接人與貨(餐),但是這個連接從兩頭可以一直延展,從貨那一頭一直延展至原料,從人那一頭一直延展至需求本質,然後兩者又閉環在另外一段閉環在一起,形成一個互相推動的輪子,不斷快速迭代前行。餐飲行業,這幾年的確是大家都不好過,所有從業者頭上兩座大山:美團和餓了麽,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想要突破是在困難。當然,美團和餓了麽的模式也不是一蹴而...
Read More

"B站品牌營銷,蓄勢待發"

品牌營銷,是一件長期的事。而B站的社區氛圍和內容很適合承接長線營銷,B站的品牌營銷有相當大的潛力值得挖掘。第一季度的生活幾乎全部轉入線上,B站的用戶數據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Questmobile數據顯示,按季呈列的MAU較上個季度環比增長19%,總用戶時長同比增長67%。但最令人吃驚的是,3月,DAU平均單日時長高達120分鐘,創歷史新高,遠超抖音、快手、西瓜視頻等平臺。除了流量增長,隨著內容生態和商業生態的逐步完善成熟,B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品牌瞄上了。在B站,品牌有多少種玩法?1. 品牌發佈會直播,多少小時都沒問題最近值得關註的是,各大品牌紛紛選擇在B站直播開新品發佈會,包括但不限於手機、...
Read More

"數字化時代,波特的戰略模型已不可用?"

數字化時代催生了新的數字化戰略,該戰略與傳統工業時代下的競爭戰略有許多不同,但二者是否無法相容呢?本文將分別介紹數字化戰略,和傳統戰略中的突出研究成果:波特的五力戰略, 價值鏈戰略和通用戰略.,並討論數字化戰略和這三個戰略的相容性。數字化戰略是隨著數字行業的興起,應運而生的。和有清晰行業和資源邊界的傳統行業相比,在數字時代,人、產品和行業之間的連通性被打開,人和人之間,人和產品之間,產品和產品之間的交互方式發生了改變,資源和行業的邊界的約束條件發生了改變。數字行業的這些特性決定了數字化戰略的特別。隨之產生的疑問是,數字化戰略和傳統戰略的區別在哪裡?他們是完全不相容的兩類戰略嗎?傳統行業如何正確...
Read More

"從寶潔到騰訊:我的職場轉型四部曲"

據說,每10個職場人,就有9個想過要不要轉行。那麼問題來了:工作了幾年的職場人,該如何成功轉行呢?距離2013年在寶潔實習的那個夏天,到今年,我的職場生涯都快七年了。如果說這七年裡,唯一不變的是什麼,那就是 “擁抱變化”。我的工作經歷其實很簡單,在寶潔我做消費品的生意,在騰訊我做流量的生意。轉行,這一大跨步,還好沒有劈叉。但要說起我的職場故事,那就多了。在寶潔的幾年裡,我保持著一年換一個城市的記錄。最早在兩湖地區管理經銷商的生意,那時候公司大力推行市場下沉,於是圍繞著武漢和長沙,核心的BO分公司我一年換一個去了個遍。每年都是新環境,新同事,新的生意盤子,刺激不刺激。後來升職去到北京,在北京看華...
Read More

"新擬物化,會是下一個UI設計趨勢嗎?"

文章分析了 UI 從無到有的流行趨勢過程,從最初的擬態設計到當下設計,給出發生設計趨勢變化的背景和原因,幫助大家理解設計在每一個時期與人們需求之間的關聯,隨著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需求的不同,設計趨勢也隨之改變。文章還嘗試預測新的UI界面趨勢,大膽提出變形設備的想法,給予設計者一些關於未來新的思考和指引。從擬態到當代設計等等:01 如何破冰?當第一部 iPhone 推出時,使用多點觸摸手勢與小型設備進行交互的想法非常新穎。為了使人們與界面交互更加舒適,最初的設計使用 Skeuomorphism(擬物化)設計 UI 界面。往昔時光的設計:它可能看起來“過時”,但絕對可愛。基本上,擬物化意味著採用了“現...
Read More

"3個步驟,詳解北極星指標體系如何應用"

前兩篇文章中我們講解瞭如何構建指標體系,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探索一下,基於分析數據構建的指標體系是如何應用的。身為技術人員,在工作中你有沒有遇到和老闆不同頻的情況?老闆講什麼聽不懂,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老闆不喜歡,老闆分下來的業務目標無法落地,面對複雜的業務問題難以拆解?另外,在工作交接時空有一身代碼技能,SQL寫的飛起,python擼的震天響,但是不知道業務邏輯與自身技能怎麼融合?抱著數據驅動的目的去和業務溝通,換來的卻是提數的需求,自己做分析卻又不知道該分析什麼,留下了白白浪費的時間和滿地的頭髮。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找到部門甚至公司的北極星指標,沿著北...
Read More

"產品認知(2):產品如人,產品體現產品經理價值觀"

產品經理價值觀,是介於個人價值觀和企業價值觀間的“群體價值觀”,是產品經理這個群體沉澱的,能有效指導產品工作往正確方向開展的共同的價值準則。產品經理的價值觀對產品質量、設計、產品策略等多個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先說句題外話,為何「產品道與術」系列文章的開篇,就寫職業道德、寫價值觀這些看上去務虛的東西。而不是上來就實操,比如產品經理起源、產品經理職責和能力、如何寫PRD、如何畫流程圖等等。這些在我看來,實操都是“術”層面的。職業道德、價值觀、思維認知等,偏“道”層面、偏底層支撐。先道再術,先宏觀再微觀,先認知再實踐,先基礎再上層建築,這是一種思維方式,這樣能更好的支撐後面的實操。「產品道與術」系列...
Read More

"經常被研發、運營懟?你需要掌握需求實現前的8大步驟"

從需求分析到需求評審,筆者總結了需求實現前的八個步驟以及其中的要點,希望對產品經理們有所幫助,避免經常被研發與運營懟。經常有產品經理和我吐槽,辛辛苦苦做的需求,得到的卻得不到團隊和需求方的認同。在和研發溝通的時候,差不多就是跪著講的,上線之後需求方還來吐槽,說也預期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先描繪一個場景,看看裡面有沒有你的影子:你接到一個需求的,立刻去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想的差不多就開始畫原型,很快就畫好原型拿給領導看,領導劈頭蓋臉的指出一系列的問題。經過幾輪的修改,終於進入需求評審階段,在需求評審會議上,方案被研發、運營挑戰,直接在評審會議上開撕,一個需求評審會議,要進行 1-2 個小時,最終還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