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道薦語:
這是疫情下的中小企業圖鑒。
作者 | 蘇梓
來源 | Tech星球
“現在的情況還持續兩三個月,我的店可能就完了······”武漢一家川菜館“小四川”的老闆陳紅梅語帶擔憂。
每月6萬元的店鋪房租,7萬元的員工工資,這兩項支出是當前壓在陳紅梅心頭上的大石。堂食關閉,僅靠線上外賣盈利,“成本都保不住。”陳紅梅透露著店鋪經營的壓力,但卻告訴Tech星球,“現在想店鋪虧不虧錢也沒用,疫情過去之前,我能盡一份力就盡一份力。”
武漢至今“封城”10天,陳紅梅的飯館一直堅持開著。除了供應給周邊的居民和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還每天免費給周邊的三家醫院提供150份左右的盒飯。
這是疫情下中小企業的縮影,一邊履行著社會責任,一邊為企業自身的存亡發展擔憂。
1月30日,疫情爆發一周後,“操心經濟”的聲音不絕於耳。直至今日,疫情仍不見有緩解的跡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也逐漸顯現,以武漢為中心,餐飲行業為主,輻射至全行業的經濟難題正考驗著每一個中小企業主。
虧損小則30萬,多則1、2個億
40多桌團圓飯,30多萬盈利流水。
如果疫情沒有發生,這將是陳紅梅經營的“小四川”酒樓在這個春節的景況。
一切從“封城”那天說起。陳紅梅做了兩個決定,一是給顧客全額退款團圓宴;二是,不關門,讓無法回家的員工,有地方吃飯。
封城後,方圓幾公里內,只有陳紅梅的飯館還開著。周邊的居委會找到她,想讓她幫忙給執勤人員和周邊被徵用為隔離區的酒店提供餐食。“反正我們自己人也要吃飯,就應承下來了。”陳紅梅在洪山區這一片開飯館快20年了,有感情,承諾只收個成本費,“這個時候什麼人工費就完全不提了。”
為確保員工的安全,送餐工作全部由她和弟弟親自來。平常堵塞的馬路變得荒無人煙,隔離區出來拿餐的工作人員全副武裝,每每看到這些,陳紅梅哽咽:“大家都很難啊,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
起初她只是響應居委會號召,不閉店,給被徵用的酒店隔離區以成本價提供盒飯。後來,大年初六餓了麽平臺提出“五個決定”,為商家提供佣金減免等政策。陳紅梅又響應餓了麽號召,給周邊醫院每天提供免費盒飯。
近10天每天上百份的盒飯輸出,很快耗盡了飯館存儲的物資。大年初五,程紅梅發現後廚沒米了,為了餐食能順利送出,她讓弟弟出門買米,花了比平常每斤貴兩塊的價格,跑了四五家超市,才湊出當天餐食的米飯。
採訪當天,陳紅梅去了一趟離家一個多小時的四季青菜市場,“開門的店鋪很少,菜品不全,價格也比平常貴,土豆比平常貴兩塊多,但也要買,不然後面沒法提供盒飯。”陳紅梅感嘆,如果疫情持續下去,食材物資也是大問題。
中午歇業的時候,陳紅梅會不斷翻看手機閱讀當天新聞。看到萬達等地產商圈給商家減租一個月的時候,她流露出羡慕:“政府能不能幫忙呼籲下,讓私人房東,也能給我們小商家適當減免下。”
“真的很難。”陳紅梅表示,線上外賣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堂食是他們飯館的主要盈利來源,關掉以後,每天都處於自己貼錢的狀態,“這個情況再持續一兩個月,我的店鋪可能就完了。”
不僅是陳紅梅這樣的個體戶擔憂房租,“仟吉”這樣面臨上市的蛋糕品牌,也為租金頭疼。
“仟吉”在武漢本土的店鋪多達180家。除去少量的地產商圈店鋪,大多開在社區周圍。“店鋪關閉的經濟損失自然不必說,我們壓力也很大。如果私人店鋪主能適當減租,這當然最好。”仟吉員工李剛告訴Tech星球。
疫情發生後,仟吉董事長陸偉表示會向武漢各醫院捐助100萬個麵包。於是,他們遠在武漢郊區武湖的工廠,連夜復工,召回了50個工人,兩班倒生產,以確保前線捐贈物資。
完成社會捐助、保障員工安全外,如何輓回覆工後的損失,是李剛和領導常常討論的。據透露,仟吉集團2020的盈利目標是20億,如若疫情持續半月以上,或將會損失1到2個億。原本春節期間正常營業的門店,如今全部閉店歇業,此前為春節生產的牛軋糖、餅干等禮盒,也幾乎滯壓。“糖和餅干的存放日期也不會太久,這批物資大部分會報廢。”
既有損失已無法輓回,“仟吉”領導則把目光放到了武漢“封城”解除後,他們該怎麼做。“就算疫情得以控制,短時間內人們內心還是會有恐慌,像麵包這類裸露在空氣中的食物,怎麼做好品質保障,盡可能的幫助大家消除購買疑慮,這是我們要做的。”
“仟吉”發往武漢各大醫院的物資
同時,此次疫情也給“仟吉”一些商業啟發。比如,後期他們除了線上平臺的銷售外,還將把外賣服務延續到社區里。“聯合社區渠道,將外賣服務做得更為便捷。”
武漢盛行過早文化,相對於飯館和麵包店,當地早餐店影響略小一些。蔡明緯風味小吃負責人蔡遇向Tech星球表示,他們春節期間原計劃就是歇業。疫情對復工時間有一定延長,但“我們主做早餐,是高頻食物。而且封城不會太久,也就延長假期十多天吧,所以壓力還好。”蔡遇態度樂觀。
團隊減員,高管降薪
“合生匯門店一個月的租金是11萬,初一初二那兩天,這家店一單都沒出。”四有青年米粉創始人趙剛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最後只要核心團隊還在就成。”
“四有青年”疫情期間留守北京員工
由於四有青年的供應鏈公司是海底撈旗下的蜀海。趙剛聽海底撈的工作人員提及過非典時期的經營困難。所以,知道武漢封城那天,趙剛危機意識強烈。
他先是瞭解好員工的去向,其次給加盟商寫了封信,最後升級了公司內部的雲督查系統,做成了一個防疫系統要求各個門店嚴格執行。
春節期間,四有青年原計劃是保持東直門店和合生匯門店的正常運行。但基於疫情的發展,東直門店地處交通樞紐處,人流量雜,被要求關停。事態的發展不止於此,主要依托於寫字樓的“四有青年”,初七沒能正常營業。
這使得不少加盟商頗為焦慮,趙剛要不停的在群里做心理疏導工作。可他直言自身壓力更大,“加盟商也就一兩個店最多,我們手裡一百多家店開不了門,更著急。”
年前趙剛團隊融了一筆錢,節後是打算將新孵化的米線品牌“花游記”推出,再招商15—20家加盟店。如今,全部停擺。“為這個業務做儲備的員工,本來計劃年後入職,現在也只能優化掉。”趙剛語帶遺憾。
值得慶幸的是,他有現金流意識,加上年前融的錢,使得“按當前的情況,我們的現金流還能支撐10個月吧。算幸運了,不少小商家,支撐三個月都很難。”為此,他和團隊高管還決定自降薪資,6個人每人降薪50%,“不然真的很難,特殊時期,要共克難關。”
疫情期間,趙剛所在的餐飲行業微信群里,不少老闆叫苦不迭。“大家都覺得2019年難,沒想到2020年一開始,更難。”2019年豬肉價格上漲,店鋪房租上漲,員工成本加高,“大家都是勉強支撐了。”趙剛不免苦笑:“餐飲行業真是命運多舛。”
初七,趙剛讓留京的部分員工分佈到各個直營店里開門營業。他自己去了平常生意最為火爆的望京店探店,生意淡然的同時,他發現,周圍店鋪里,已有6家左右的商鋪,貼出了轉讓告示。
專註於長三角發展的快餐品牌“老娘舅”深有感觸。疫情期間,他們300多家連鎖店,只有將近70家營業。且多以外賣為主。餐飲行業真正的盈利源頭都在線下店,線上幾乎不賺錢。“老娘舅”員工王蒙在採訪中提到,一般的餐飲行業面對當前的情況,“支撐不過3個月是常事。”
“老娘舅”雖不是小店,抵禦風險的能力有所上漲,但也不易。
虧損增加,尋覓生機
疫情對餐飲等線下商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對部分線上商業也有波及。
有業內觀察人士提到,此次肺炎疫情將給各類遠程服務帶來機遇。例如:在線問診、在線辦公、在線教育。但硬幣的反面,也是挑戰。
“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太大了,唉······”今天早上,科學教育機構“科學隊長”的創始人紀中展給記者發來微信。
問其原因,他回覆“影響信心,摧毀收入。”“科學隊長”的部分課程屬於在線教程,按業內人士的說法,是有望迎來風口的行業。
紀中展直言:“現在大部分都不敢收費。”
同是做在線教育的吳方華則覺得疫情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是危也是機。“我們教育這塊兒如果能趕上的話,會有爆發的可能。”
吳方華介紹,最近幾天他創辦的“小哈皮學堂”以每天3萬左右的用戶數在增長。
另外,吳方華還同時經營著一個電商平臺——大V店。疫情發生至今,他們平臺漲粉接近百萬。大年三十,他和團隊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物資,先是給災區捐贈了36.5萬口罩、18850護目鏡、8萬手套。又以低價給用戶提供福利,“盈利完全沒有。”
吳方華大年初一,便在公司微信群里動員員工抓住機會,“他以淘寶、京東就是非典期間起來的”事例激勵員工。現在他們團隊50人全天輪班換崗,工作到凌晨,以確保平臺正常運行。
激進拼搏的同時,不得不考慮疫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虧損會增加;工作效率會下降,在家辦公溝通協同會慢,不便管理;新業務的開展會變慢,尤其是需要出差、需要走線下等。其中,吳方華最為擔心的是,疫情持續時間長,總體經濟下滑,人們省吃儉用,減少消費。
有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中小型企業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0%。中國發明專利的65%,企業創新技術的75%以上和新產品開發的80%以上,也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
占中國企業99%左右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任何變動必然牽動整個經濟平穩發展。但中小企業因資金較少或本就虧損、抗風險能力較弱,高額的房租和工資等費用,會令它的資金很快消耗完畢。
部分在生死線徘徊的中小微企業,正在努力完成一場自我救贖。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李剛、王蒙皆為化名)
編輯 | 宋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