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改需求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條就是產品經理策劃時考慮不周全,所以筆者提出了兩點建議,併進一步分享瞭如果實在要改需求的話怎麼處理?
01
“產品經理總是改需求”,是“產品經理”最出圈的刻板印象之一。
這個印象,或者說這句牢騷,顯然最開始是出自於程序員圈子。
因此,“需求”這個概念,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產品經理要求技術團隊開發的任務”。
那麼,“改需求”,就是“變更任務要求”。
根據我的經驗,程序員抱怨“改需求”,一般會是下麵的這2種情況:
- 在一個開發周期內,產品經理已經將開發任務安排下去,項目已經進入開發階段了,這時產品經理要改需求。
- 項目上線運行沒多久,產品經理要求在下一個開發周期對這個項目進行修改。
其中,容易引起程序員不滿的是第1種情況。一般說“產品經理改需求”的,大多也是指的第1種情況。
02
導致改需求的原因有很多,而首當其衝的就是,產品經理策劃時考慮不周全。比如,模塊前後矛盾,某個對象狀態缺失,交互設計不合理,等等。
對於剛入行的朋友,我建議你要把關註的重點放在這個上面。
一個產品經理,如果交付的PRD始終錯漏百出,那他肯定是走不長遠的。
至於其他原因,比如領導改變主意、合作方有新要求、市場環境變化,等等,大多不是產品經理所能控制的。這裡就先不討論了。
策劃時如何考慮周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三言兩語說不明白。這隻能自己慢慢摸索,並不存在一步登天的捷徑。
這裡,根據我的經驗,分享2點建議。這些是我認為比較重要,但網上卻少有人提及的。
1. 通盤考慮項目在不同平臺上的實現形態,尤其要關註各個平臺自身的特殊情況和特殊要求
公司產品,一般會有PC端、觸屏端、安卓端APP、iOS端APP,有時還會有微信小程序。其中,觸屏端,還需要特別區分“微信框架下”和“非微信框架下”。
比如我們要做一個專題,這個專題將會放在觸屏端和APP端。那這個專題的“分享”功能需要怎麼策劃呢?
首先,APP的分享模塊,一般是原生的。形式大概是底部彈窗,在彈窗內選擇“微信好友”、“微信朋友圈”、“QQ好友”、“QQ空間”等方式。出於成本考慮,安卓端和iOS端,會採用一樣的設計,不用分開討論。
然後,再看微信框架下的觸屏端。因為我們無法調起微信的分享模塊,所以形式上就不能是底部彈窗,而是需要做一個遮罩層,提示用戶自行操作分享。
最後,我們來看非微信框架下的觸屏端。這個就非常複雜了。因為你無法確定,用戶到底會用什麼瀏覽器去訪問。所有瀏覽器都分別進行適配,又非常麻煩。這種時候,出於成本考慮,就要想,是不是可以把非微信框架下的分享模塊給隱藏掉。
類似的,我們在策劃的時候,需要通盤考慮不同平臺的情況,分別進行應對。
如果你的公司同時有多條產品線,或者和其他公司有商務合作,那就更複雜了,要根據公司業務情況綜合考慮。
2.確保自己已經正確掌握產品當前的真實狀態,尤其要註意以前做過的特殊處理
時不時會有這樣的新聞,一個小小的突發事故,就給某公司的軟件系統造成巨大的傷害。然後大家突然發現,這家公司外表光鮮亮麗,然而內部極其混亂,系統里不知埋了多少坑。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尤其是在各種普通小廠,幾乎是一種常態,只是暫時還沒暴雷而已。
因此,具體到產品策劃,你不能理所當然地認為,公司的產品有在正常有序地運轉著。反而是,很有可能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產品已經出問題了。
- 比如,某個功能,上線的時候好好的,後面不知道哪次更新,就給覆蓋掉了,沒人知道。
- 比如,某次開發,為了趕工期,只上線了部分內容,剩餘部分計劃以後再改,但是至今一直沒有搞。
- 比如,開發某個模塊時,把另一個模塊給搞壞了,然後進行了緊急修複。至於是怎麼修複,沒留下文檔。
- 比如,原來負責的程序員離職了,接手的人看不懂上一任的代碼,改著改著就面目全非了。
如果你不是在知名大廠,那麼這些情況,基本都是日常。
所以,策劃時,就需要自己先實際去跑一遍產品相關模塊,確保自己已經正確掌握產品當前的真實狀態。無法直接在前端頁面確認的,需要找到相應的程序員,通過查代碼來確認。
只有前提條件對了,後面的推演才有可能是對的。
03
一旦程序員開工了,再讓他修改,都可能把他惹惱。
所以,很多產品新人,在對接技術的時候,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哪句話說得不是,就把人家給惹惱了。
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改需求,是一件很頻繁的事情。也就是說,是產品和技術工作中的日常。就這麼一項日常的工作,每次都要發火、懟人、吵架,你覺得可能嗎?如果真是如此,公司早就倒閉了,員工早就因打架鬥毆而實現“財務自由”了。
實際工作日常,並沒有段子那麼有戲劇性。
比如說,曾有一次,我要求新增一個移動端的頁面。這個頁面有2種狀態(假定用“A”和“B”來表示)。當用戶訪問時,A賬號顯示A狀態,B賬號顯示B狀態。
然後,我要求,當用戶點擊“返回”時,要回到他進入時候的頁面。從首頁進的要回到首頁,從會員中心進的要回會員中心。這個很好理解,也沒什麼不合理的。
但是,在具體實現時,卻出現了問題。
接手的程序員不是做一個有“A、B”2個狀態的頁面。而是做了2個頁面,A頁面對應A狀態,B頁面對應B狀態。用戶訪問時,默認進入A頁面。如果是B賬號訪問的,那就在進入A頁面的瞬間,自動跳轉到B頁面。
這樣看起來也是能滿足要求的。
但是,我在驗收的時候發現,當B賬號用戶要從B頁面返回時,因為他是從A頁面來的,所以按照我定的要求,會跳回A頁面。可他剛進入A頁面,A頁面就會啟動判斷機制,自動又給跳回到B頁面去了。
那麼,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就是,點了“返回”之後,一直在B頁面轉圈,回不去了。
這可怎麼辦呢?
頁面做都做了,沒辦法。我只能修改要求,改成把返迴路徑寫死,統一跳轉到會員中心。
以上這樣的例子,其實才是日常工作中的常態。
沒有段子裡面寫的那種劇烈衝突,也沒必要去追究是誰的錯。大家都是為了完成項目,出現問題互相協商解決,僅此而已。
所以,當你要進行需求變更時,不需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而且,技術團隊普遍開發任務重。所以,能否準確快速地瞭解需求變更的內容,才是程序員真正關心的事情。
04
作為產品新人,很可能你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改需求”。
你剛入行,還沒法獨立地去做一個需求。這時候一般會把其他產品同事手上的項目,分給你跟進,算是練練手,熟悉一下工作流程。
這個項目,不會太複雜。但是,也不至於簡單到可以放著不管。
你在跟進過程中,大概率上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的。而你人生的第一次“改需求”,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還沒學會怎麼“提需求”,就要去“改需求”了,你肯定會感到措手不及。
這裡,我總結了4個要點,希望能給產品新人提供一些幫助。
1. 等到相關干係人明確說出“要改需求”,才可以行動
需求變更,是一件非常容易造成混亂的事情,所以必須要事先確認清楚。最好能得到公司領導,或者需求部門主管的確認。再不濟,至少得找需求經辦人確認。
同時,需求變更,意味上線時間可能推後,或者程序員需要加班趕工。嚴格來說,產品經理並沒有做出這種決定的權利。只有領導確認了,你才得到了授權,才可以行動。
2. 嚴格按照公司的需求變更規範去做
需求變更是一件經常發生的事情,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一直讓它處於失控的狀態。
所以,每個公司,多少都會對需求變更有一些規範要求,有些是明文規定,有些是約定俗成。
這些規範,不一定完全合理,但肯定是公司團隊在實際工作中提煉出來的最優解。
如果不按公司的規範流程來,責任的問題就先不談了,你很可能會出現重大的疏漏。
最常見的,就是沒有通知到所有需要通知的人。比如有個程序員沒通知到。或者開發團隊都通知到了,但把測試團隊給漏了。
3. 儘量先改PRD,把變更落實到文檔中
除非特別緊急,否則,每次改需求,要儘量先改PRD。產品文檔更新後,再連同變更的需求發給相應同事。
要知道,項目的各個模塊,往往是互相關聯的。改動一個地方,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地方。在變更需求的時候,是很容易出現遺漏的。
而當你去更新PRD時,會比較容易進入策劃時候的思路,比較容易發現那些被遺漏的地方。
另一方面,如果後續出現爭議了,這個修改好的正確的文檔,還能保障你的生命安全。
4. 所有的變更,要親自和每個程序員說明清楚
改需求的時候,因為害怕被懟,不想直接面對程序員,這點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哪怕你嚴格按照公司的規範流程、準確全面地表達變更內容,在需求變更的過程中,還是很有可能出問題的。因為需求變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容易造成混亂的事情。
而作為產品經理,這個時候,你是最瞭解需求的人,同時也是對當前每個程序員的開發情況瞭解最全面的人。所以,你必須親自去跟每個程序員當面說明情況,並解答他們的疑惑。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錯。
05
最後,我們再回過頭來,重新看看“產品經理總是改需求”這件事。
雖然主語是“產品經理”,但這並不是產品經理一個人的事情。
它本質上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是協作機制內在缺陷導致的,是團隊中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結果。並不是我們這些初級產品經理有能力解決的。
我們在進行產品策劃時,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需求的範圍。
同理,我們在工作時,也需要去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工作範圍。不是把全部事情一股腦都攬在自己身上,而是應該去尋找自己能控制的局部,去優化可控的部分。
後記
大家好,我是Minami,一個普通小廠的4年產品人。
說來慚愧,我沒進過大廠,只能混跡在各種不知名的普通小廠。也正因如此,我發現,前輩們分享的一些優秀產品經驗,離開了大廠理想的環境之後,其實非常難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
所以我想分享一些來自普通小廠的經驗教訓,給剛入行的朋友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我不是產品大牛,只是作為一個普通產品人,分享一些日常的思考總結。如果能幫到你,非常榮幸。如果哪些說得不對,歡迎你留言賜教。
作者:簡明產品論;簡明產品論(ID:JianMingPM)
本文由 @簡明產品論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