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思維做產品"

經濟學研究的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學好經濟學有助於產品經理客觀評價事物,對產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認識麗莎阿姨的人都知道,我是物理系研究生畢業,之前幾乎所有的產品價值觀都是物理學給予的。物理學是硬知識,讓我去思考世界里運行的最基本的規律,讓我習慣在產品現象背後去找規則與事物本質。而經濟學是軟知識,讓我瞭解有人的社會,在有人的社會裡面事物發展最基本的規律是什麼。這個解釋世界的全新框架,幫助我理解以前那些看似完全沒有關聯的事件。

所以…之前用物理數學思維來思考產品的麗莎阿姨,這次要用經濟學的觀點來一起與你聊聊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國際慣例,正式開始前,請回答以下問題:

產品里的功能A,活躍率非常低而且體驗一般,作為產品經理的你,你會選擇怎麼處理這個功能呢?

A:砍掉這個功能

B:優化這個功能,讓更多人使用

C:放著不管

我們在文章中來揭曉答案吧~

開始做一款新產品,用經濟學思維如何思考?

不如先從一個故事開始,在兩個村莊的田間路邊常年有許多沒有人處理的牛糞,村莊A,召集了全部人馬把牛糞全部收集起來以做肥料;村莊B,把村莊A的收集起來的牛糞全部做了標記,以示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就牛糞的歸屬,兩個村莊為此大打出手,爭執不下,找到法官來進行判奪。作為法官你會如何審判呢?

我們可以想象:

  • 如果法官判定的是村莊A勝訴,那麼未來這個村子的價值取向就是用勞動來創造財富,幾百年後村莊一定會繁榮發達;
  • 如果法官判定的是村莊B勝訴,那麼未來這個村子的價值取向就是用巧取豪奪,財產標記來創造財富,幾百年後沒有人願意勞動,不過多久村莊也會日漸衰敗,不復存在。

聽完這個故事,找到感覺了嗎?經濟學要解決的終極問題:人類怎樣才能更快樂,更幸福。與產品經理要解決的終極問題:提高人類的效率和幸福感是一樣一樣的呀。

所以,在做一款新產品時,用經濟學的角度思考:這款產品是否真的能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是否真的在解決人類在生活中遇到的痛點問題

那些人為增加事情完成複雜度,製造焦慮,炒作話題,或者與競爭對手惡意對抗並讓用戶付出代價的產品一定是沒有未來的。

用經濟學的思維來思考產品的迭代

同樣以一個故事來開始:如果你和男朋友在一起7年,這個時候你才幡然醒悟,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但是你們馬上就要結婚了,你會選擇結婚還是果斷分手呢?

這個時候大部分人的心態為如下兩類:

A:還是結婚吧,畢竟已經投入了7年的青春;

B:果斷分手,不然未來幾十年都要耗費掉了。

經濟學思維里,有選擇的才叫成本,而你過去7年的投入已經沒的選擇了,這叫沉默成本,你要思考你未來的投入呀,那個才叫成本。所以,請選擇果斷分手。但是,你我皆凡人,遇事受情緒腦的指揮其實更大。如下就是很好的例子:

  • 電影院看到爛片,你會果斷回家嗎?還不是一邊罵一邊看完,或者選擇刷著手機直到電影結束?
  • 每年五一、十一去到人多到爆炸的景點,你會果斷回家嗎?還不是帶著女盆友樂此不疲的擠在人群里

畢竟中國人五千年來一直被四個字封印無法自拔,那就是:“來都來了”。而在經濟學思維里,我們可以用邊際成本來引領行動

——所謂邊際成本,就是指的我還需要投入多少才能獲得預期的回報。

所以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問題,產品里的功能A,活躍率非常低而且體驗一般,作為產品經理的你,你會選擇怎麼處理這個功能呢?我們一起來用邊際成本來思考這個問題:

  • 選擇A:砍掉此功能,那麼你的投入為1,帶來的回報可能是0可能是-1(畢竟還是有人在用這個功能的呀,他會生氣哦),這樣你的邊際回報就為:-1或者-2;
  • 選擇B:優化此功能,那麼你的投入為2甚至更多,帶來的回報為2(畢竟一次迭代很難將活躍低的功能救活),這樣你的邊際回報就為:0或者負數;
  • 選擇C:放著不管,那麼你的投入為0,回報也為0,邊際回報也是0;

你看,用經濟學思維來思考版本迭代時,一定不會隨意添加低滿意度功能到產品中,因為將來砍掉它和優化它都要付出極大的成本;在產品早期,要確保每一個功能都是一刀見血的,過多的可有可無的功能只會讓你將來付出極大的代價。

用經濟學思維來思考需求開發方式

北大的周其仁老師曾經講過一個這樣的故事,他說他當年,在完達山打了10年的獵,跟他的師父兩個人住在山上,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靠自己做。他說他的師父啊,非常厲害,什麼都會做。肥皂,他能做;子彈,他也能做。

但是這麼一個什麼都能幹的師父生活卻非常的窮,生活非常的困頓。然後他再比較一下城裡人的生活,說城裡人的本事比他的師傅差多了,懂得事情少多了,但是城裡人過的日子卻要比他師父過的好多了。

這是為什麼?這是怎麼造成的?

其實這是就是市場的結果,高度的社會分工合作創造了更多的價值,同時降低了創造價值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自然資源匱乏、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香港、瑞士等國家會富裕的原因。

所以,回歸到需求開發,用經濟學思維來思考,選擇綜合成本更低的方式才是最佳的方法:例如第三方工具、開源代碼、或者現成的Saas系統,只要能解決核心問題,都是好方法。

高度的社會分工,是文明社會的表現,創造價值才是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

所以,今後我們也不要再有“所有的需求都自己開發比較好”這樣的執念好嗎?畢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掌握了製造一支鉛筆所需要的全部知識,雖然一支鉛筆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努力,但支付一支鉛筆的代價卻是微乎其微的。

用經濟學思維來思考產品定價

你討厭黃牛嗎?在你買演唱會門票、回家的車票、醫院掛號的時候你會考慮去找黃牛嗎?很多人討厭黃牛,因為大家覺得是黃牛黨炒高了價格。其實這個觀點是有很大問題的。為什麼黃牛黨不去炒作奔馳汽車?

經濟學思維:決定價格的是的供需關係。

因為人們有需求,但是供應是有限的,人們為了節省自己寶貴的時間,請一些時間成本比較低的人去排隊,這就是黃牛黨存在的原因,從黃牛黨手裡購買的門票價格還包含了你願意為獲得它付出的代價。所以,在用經濟學思維來定義產品的價格,一定要從市場需求層面來思考價格。越是供應稀少,同時人們想獲得這個產品的意願越強烈,就越可以定一個高昂的價格,反之亦然。

所以,請各位產品經理放棄掉用開發成本來定義價格的想法吧,我們一起遵循經濟學的基礎原理,可好?要提高你的產品價格,只要思考兩個層面,是否足夠稀缺,以及用戶是否需要。

看到這裡,是不是你發現自己也成了半個經濟學專家啦?哈哈~~麗莎阿姨的文章只寫了經濟學理論里非常容易理解的一小部分,如果有機會接下來還可以寫的更深入一些的。

其實經濟學並不難,因為它的原理都是很簡單的。難的是一刻不忘地去使用它,把它運用在每一個場景;難的是客觀地去評價周圍的事務,而把自身的利益抽取出來。

加油!!

作者:Lisa Deng;公眾號:麗莎D的產品手記

本文由 @Lisa Deng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