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變得家喻戶曉大概是得益於電影《社交網絡》的爆火,影片中一幫大學沒畢業的年輕人吃著披薩、喝著啤酒、住著別墅就把公司給搞大了。喂,能不能帶上我…
1. 臉書誕生
臉書於2004年2月4日上線,那時候域名還是 thefacebook.com。臉書最初只讓哈佛的學生註冊,只有哈佛 edu 的郵箱才能加入,現在的小朋友可能都沒見過郵箱吧。
來源: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0212031928/http://www.thefacebook.com/
平臺都存在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平臺再好,特別是對於社交網絡來說,沒有用戶,就沒有任何價值。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做好冷啟動是社交網絡的關鍵。
幾個創始人當然是註冊用戶了,然後開始邀請身邊的朋友加入,另外也給學校的一些郵件列表(mailing lists)發註冊邀請。接著,創始人的朋友也會給自己的朋友發邀請,是不是有內味兒了,這不就是裂變嘛。
對於還未開放註冊臉書的學校,臉書機智地建立了在線表格,讓那些城外的學生填好自己的郵箱望梅止渴。等到臉書在他們學校啟動時,會立即給這些飢漢子發註冊邀請,同時臉書會在其學校的校報昭告天下,來啊,來啊~
據 Adam D’Angelo(臉書前 CTO,Quora CEO)回憶,這種跨學校的好友關係可能對臉書早期的用戶增長幫助最大[1]。
加上美國校園的派對(party)文化十分流行,原來只能線下四處打聽,現在直接上臉書就能知道每周該去哪 happy 了。
臉書就這麼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擴張,像極了 Paul Graham (Y Combinator 創始人,《黑客與畫家》作者) 提出的 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2]
臉書慢慢走上正軌,不過服務器開始撐不住了,早期並沒有任何收入,資金成了一大難題。
好在少年們勾搭上了硅谷人脈之王 Reid Hoffman(Linkedin 創始人,Paypal 前 COO),他把 Peter Thiel(《從0到1》作者,PayPal 前CEO,Palantir 創始人)介紹給馬克·扎克伯格(簡稱馬扎)。Reid Hoffman 和 Peter Thiel 分別給臉書投資了約 4 萬美元和 50 萬美元,解決了馬扎的後顧之憂。臉書日後上市給 Peter Thiel 帶來超過 6 億美元的回報。
臉書順風順水的時候也出了不少插曲,其中 Winklevoss 兄弟(兩人是雙胞胎)聲稱馬扎剽竊了他們的創意創立了臉書。隨後 Winklevoss 兄弟起訴了馬扎,這個官司貫穿《社交網絡》整部電影,最後雙方達成和解,雙胞胎拿到了數千萬刀(有說 3100 萬刀,有說 6500 萬刀)。這對雙胞胎也挺傳奇的,他們還參加過 08 年北京奧運會,拿到男子雙人單槳賽艇第 6 名。另外,據說這哥倆投資比特幣又賺了一筆。
2. 信息流(News Feed)
2006年之前,臉書只是用戶主頁的聚合器,如果用戶想查看好友的帖子,得進入好友主頁才能看到。
2006年9月6日,臉書上線信息流功能,用戶的反應不是好奇、欣喜,而是不滿、憤怒,甚至有用戶跑到臉書辦公室門外進行抗議。
信息流功能默認對所有用戶開啟,無論是用戶更改了感情狀態、加入了什麼小組,或者上傳了照片,相關用戶行為都會顯示在朋友的信息流中,這對於重視個人隱私的美國人來說就是一場噩夢,用戶認為臉書違反了隱私協議。用戶自建群組(group)反對信息流,組員接近 10 萬。
面對用戶的罵聲,馬扎在自己的臉書上回應“冷靜下,深呼吸,我們聽到了”(Calm down. Breathe. We hear you.[3])。
馬扎寫到:
“信息流是偉大的產品,同時我們知道這並不能讓你們很快喜歡。”
“有用戶擔心非好友能看到太多自己的個人信息,我們收到了這些意見。這是個全新的產品,仍然在改進。”
“信息流彙總了好友的日常生活,因此你不會錯過朋友尼泊爾之旅的照片。”
“我們也沒有改變隱私選項,對非好友不看見的信息依舊保持私密,私密群組和私密活動依然對其他人不可見。”
不管馬扎的回應有沒有效,用戶最終接受了信息流,很難想象沒有信息流的社交網絡長啥樣。後來,臉書對信息流排序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根據用戶的喜好篩選出用戶更關心的信息,弱化了時間序列。
很多人(包括美國國會議員)不理解臉書是怎麼掙錢的,馬扎的回答是,We sell Ads(我們賣廣告)。現在臉書的主要收入來源於信息流廣告,掙錢養家全靠它。
3. 增長
江湖一直流傳著臉書增長團隊的傳說,而且很多人以為增長黑客(Growth Hacker)是臉書提出來的,然而增長黑客這個概念2010年才有。
把時間撥回2007年,臉書全面開放註冊,收穫 5000 萬月活用戶,隨後進入瓶頸期,內部員工也開始懷疑社交網絡能不能突破 1 億用戶。雖然現在看起來很可笑,不過當時還沒有公司做到過。為此,Chamath Palihapitiya(Social Capital 的 CEO,金州勇士小股東)召集了一幫鬼才成立了臉書神秘的增長團隊。
Chamath Palihapitiya
那時候還沒有現在很流行的北極星指標這一說,公司業務不同,北極星指標差異很大。例如 Whatsapp 把消息發送數作為北極星指標,Airbnb 把每晚房間預訂數作為北極星指標。
作為公司 CEO 馬扎確定月活躍用戶(30 天內在臉書上有過交互行為的用戶數)作為全公司努力的目標,這也成了後來互聯網圈的網紅級指標,現在沒個千萬級的月活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用戶留存跟月活躍用戶直接掛鉤,增長團隊在拉新的同時,重點關註如何讓用戶留下來。對於臉書的用戶來說,登錄臉書就是想看看朋友的動態,馬扎提出讓新用戶兩周內找到 10 個朋友,這成了留住新用戶的關鍵。
通過用戶引導(User Onboarding),臉書會讓新用戶很快發現自己現實中的好友。還記得前面提過的郵箱嘛,臉書會讓你導入郵箱的聯繫人,通過郵箱匹配到你在臉書上的好友。同時,由於都是真實信息,用戶很容易確認現實中的朋友,然後可以在臉書上愉快玩(勾)耍(搭)啦。
為數不多的公開資料里,Alex Schultz(臉書增長副總裁)在 YC 的創業課(How to start a startup [4])上介紹了一些臉書的第一手增長策略,其中臉書國際化(i18n)比較令人意外。
增長團隊把所有需要翻譯的字符串提取出來,然後建立了在線翻譯論壇,專業翻譯和普通用戶都參與了網站的翻譯工作,12 小時法語版臉書就完成了。依靠眾包,臉書完成了幾乎世界上所有語言的翻譯工作,迅速完成了各個國家的本土化。
另外,作為 SEO 老司機 Alex Schultz 當然不會放過 Google 家的自然流量啦。Alex Schultz 做關鍵詞研究用的是谷歌關鍵字規劃師(Google Adwords keyword planner),SEOer 是不是很親切。
臉書針對 SEO,把用戶個人公共主頁開放給了谷歌蜘蛛。然而 Alex Schultz 發現獲取這些公共主頁只能先通過腳註(footer)的關於鏈接,接著進入任意博客文章,再點擊作者,然後通過該作者才能獲取其好友的公共主頁。由於鏈接埋得深,谷歌認為這些頁面不重要。針對這個問題,臉書增加了一個目錄頁,讓谷歌蜘蛛能更快的爬取相關頁面,谷歌帶來的流量增加了 100 倍,真是魔鬼都在細節里。
4. 隱私
隨著臉書體量的增大,用戶對其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有意無意的把個人隱私都交給了臉書,似乎信息流上線帶來的個人隱私擔憂全都不在意了。用戶的各種行為以及興趣都留在了社交網絡里,臉書召集了一幫優秀的工程師,打造了一臺讓人眼紅的印鈔機。
第一次進入臉書的廣告後臺系統,相信很多人都驚獃了。臉書能根據國家、性別、年齡、職業、興趣,甚至家庭年收入等等來劃分用戶,雖說臉書做了脫敏,並沒有展現具體某個用戶的屬性,但這麼全的用戶維度還是讓人後背發涼。
當然與此同時,對廣告主來說可太有利了。臉書還申請了一系列專利,用來發掘用戶現實中的朋友。臉書為什麼這麼努力呢,還不是因為廣告主是金主爸爸,凡是爸爸需要的都要服務到位嘍。
2018年3月17日,媒體曝光了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數據分析公司,稱其竊取並私自保留了 5000 萬臉書用戶數據,讓臉書一時間陷入巨大的輿論危機。加上劍橋分析此前為大統領在大選期間提供服務,臉書身處民主黨天下的加州,十分尷尬。
雖說用戶數據泄露不完全是臉書的鍋,但是臉書對待數據的態度還是無法讓用戶放心的。#Delete Facebook 成了當時推特上的熱門話題。馬一龍同學(Elon Musk,特斯拉和 SpaceX CEO,現實版鋼鐵俠)也藉機刪除了自己的臉書賬號,節奏帶的飛起。
劍橋分析事件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歐盟的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簡稱 GDPR)。為了合規,臉書在某些國家隱藏了用戶的部分屬性數據,像用戶的家庭年收入也再也看不到了。
面對公眾的擔憂,2018年馬扎參加了國會聽證會,與以往身穿灰 T 恤 + 牛仔褲不同,這次馬扎身著正裝顯示了對聽證會的重視。年邁的議員似乎對臉書這樣的新事物瞭解不多,馬扎面對拷問沉著應戰,算是逃過一劫。
如今臉書已成為市值超過 5000 億美金,坐擁 20 多億月活的巨頭,有責任保護好用戶的隱私數據。用戶沒有付費使用臉書,所以用戶的數據被打包賣給了廣告主,這是臉書的現金牛。怎麼在數據保護和商業變現中找到共贏的平衡點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彩蛋
為什麼心血來潮寫臉書呢,誰讓人 HR 發郵件,撞槍口上了。對了,看看人家的郵件多麼滴水不漏,學起來吧
參考資料:
[1]How did Facebook gain its initial traction: https://www.quora.com/How-did-Facebook-gain-its-initial-traction
[2]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 http://paulgraham.com/ds.html
[3]Calm down. Breathe. We hear you.: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facebook-app/calm-down-breathe-we-hear-you/2208197130/
[4]How to Start a Startup: https://startupclass.samaltman.com/
本文由 @汪仔8903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