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工業只解決了3%-4%規則、剛性物品的搬運問題,其餘約96%為異形、易損、柔性產品,如果蔬、布料、食品等,傳統機械夾爪無法解決搬運問題,針對上述難題,高少龍創辦了“軟體機器人科技(簡稱SRT)”。
SRT是一家創新末端執行器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它憑藉柔性夾爪、內撐夾具、範德華力吸盤等創新末端執行器與產品獲得大量客戶。在客戶基礎上,SRT會在細分行業根據客戶需求提供設備級解決方案以及更高層次的工業互聯網服務。
高少龍透露,2019年,SRT年營收數千萬元,已上線設備復購率近100%。在兩年時間內,SRT覆蓋了20多個工業行業,擁有將近300家行業標桿客戶,服務富士康、施耐德、比亞迪、寧德時代等3C、動力電池、食品、汽車零配件行業企業,產品銷往歐盟、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地。
SRT在2019年連續完成3輪數千萬元融資分別由維思資本、深創投旗下基金投資。目前,SRT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96%的需求尚未解決
2015年,在北航學習與工作了十餘年的高少龍接觸到軟體機器人技術。在他看來,軟體機器人技術會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繼而帶動多個行業發展。“機械行業已經20多年沒有原理級的創新,而軟體機器人打破了這個魔咒。”
從最基礎的應用場景來看,現有工業只解決了3%-4%規則、剛性物品的搬運問題,其餘約96%為異形、易損、柔性產品,像果蔬、布料、食品等,傳統機械夾爪無法解決搬運問題,針對上述難題,軟體機器人技術應運而生。
軟體機器人技術就源自對章魚、水母等軟體生物的研究和拓展,是一門集成了仿生學研究、智能材料和智能控制的新興學科,以柔性材料加工製造的軟體機器人可以實現連續變形,從原理上具有無限的自由度,天然的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柔順性。
2016年,高少龍正式成立公司,公司名字就叫Soft Robot Technology(軟體機器人科技)。SRT研發團隊出自北航軟體機器人實驗室,對軟體機器人結構設計、機理分析、材料配比和成型工藝等有深入研究。
彼時,軟體機器人技術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處於生長期,雖然有一部分成果,但都停留在科研階段。
正如高少龍所言,SRT一開始就處於無人區,公司成立一年後,這個學科在國內才剛剛出現。軟體機器人技術涉及彈性體材料技術、軟體機器人結構設計和控制技術,以及相關製備工藝技術,技術複雜度高,現階段全球僅有2家高校實驗室背景公司掌握該項技術。
“這是一項全新的機器人設計、製造、控制技術,是未來機器人結構發展的重要方向,幾乎全球所有一流高校都在該領域投入研發。”高少龍介紹道。近日,美國機器人初創公司Soft Robotics剛已完成由Calibrate Ventures和Material Impact領投的2300萬美元B輪融資,也證明在市場方面,軟體機器人獲得了資本認可。
成立三年,SRT已經獲得擁有40多項國內外專利,得到了歐洲AP、RoHS-II安全、 CE、美國和日本FDA以及我國的ISO9001質量體系多項認證。更重要的是,SRT也是目前全球少有的能將軟體機器人技術進行商業化應用的初創企業。
從工業到全行業的關鍵
夾爪是工業生產製造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基礎裝備。從流水線上抓取物品搬運的場景,不同行業需要不同物料類型,就可以衍生出龐大種類的抓取裝置。
高少龍發現,夾爪雖然是一個較前沿且實用的研究領域,但國內鮮有企業專門對其進行研發生產。
傳統的抓取類裝置主要有機械手爪、吸盤等,機械手爪設計周期長、更新頻率高、利潤附加值低,不適用於易損物品、異形物體的抓取場景。針對這個痛點,SRT推出應用於工業拾取作業的柔性夾爪。
該夾爪具有柔軟的氣動“手指”,能夠自適應地包覆住目標物體,無需根據物體精確的尺寸、形狀進行預先調整,擺脫了傳統生產線要求生產對象尺寸均等的束縛。夾爪手指部分由柔性材質構成,抓持動作輕柔,尤其適合於抓取易損傷或軟質不定形物體。
目前,SRT柔性爪夾的重覆定位精度在0.1mm,其最高抓取速度可以達150次/分鐘,使用壽命可達300萬~600萬次,較傳統設備提高了6~30倍。
事實上,對於柔性夾爪而言,最核心的就是基於材料學技術、彈性體有限元仿真技術製造的柔性手指。它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由氣體驅動的異形氣球。當輸入正壓的時候,爪夾會收緊;抽出空氣形成負壓時,爪子則鬆開。一張一合,柔性爪夾就能完成抓取動作。
不過,高少龍表示,雖然軟體機器人的驅動原理看似簡單,但需要結構、材料、控制多項技術耦合實現,技術背後則是海量的實驗數據支撐。
而且在實際應用中,由於不同的結構會帶來不同的工藝和使用性能,柔性爪夾的設計需要考慮實際的需求,它的動作設計、力度和精度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這些涉及到彈性材料的選取,內部空腔結構的設計以及動作控制等等。
目前,SRT的業務領域也從早期的食品和生鮮,逐漸拓展到3C、玻璃製品等行業,應用在手機屏幕、邊框、電路板、汽車軟包電池、電腦外殼、保溫杯等抓取場景。
在技術上,SRT還有一層更深的邏輯。“這些年,我們在工業行業上沉澱了很多像柔性夾具這樣的技術,良品率很高。即便是工業的技術,它也可以應用到別的領域。”
目前,SRT在做一些跨行業的研發,比如已經推向市場的康復醫療柔性外骨骼,主要希望解決中風患者手部康復問題。
高少龍表示,“現在有1000萬的中風康復患者,需要這個產品。軟體機器人現在是一片沒有競爭的藍海,光中國市場我們哪怕就做1/10,也會有百億元的市場空間。”
通過減法選擇行業
SRT對自己的定義為創新末端執行器和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高少龍解釋道,憑藉柔性夾爪、內撐夾具、範德華力吸盤這樣的末端執行器與產品,SRT獲得大量的客戶,然後在客戶基礎上,SRT會挑選出更有發展潛力的行業,在商業模式上進一步滲透。
“我們選定行業的邏輯是篩選出來的,是做減法而不是加法。面對的每個行業都特別誘人,因為在軟體機器人技術上,目前在市場上沒有競爭,我們會對每個行業在產品優勢、利潤率或者客戶的發展情況等維度進行排序,慢慢地把市場逐步做大。”
目前,SRT的柔性產品已經拿下了多個工業行業的龍頭客戶,比如富士康、台達、華為、寧德時代、博世、安井股份等等,業務範疇也不斷拓展,從最開始的創新末端執行器,到2019年年中開始在細分行業根據客戶需求提供設備級解決方案。
高少龍稱,公司去年8月份將團隊建好,12月份就簽了數千萬元的訂單。因為在行業的特殊性,產品成為核心的功能部件,因此這類企業有實現這個模式的先天條件。
“我們的產品可能2萬塊錢賣給其他廠商,然後他再以此為基礎生產出一整套價格為30萬元的設備,實際上它做的設備我也能做出來。當然我們無法滿足所有行業,所以在產能不夠的情況下,也會邀請合作伙伴,幫它做大市場。”高少龍表示,如今,SRT還深一步進軍了工業互聯網領域,提供MRO、SaaS等服務。
他解釋道,一個市場再大,總有一天設備也會賣完,SRT希望在賣完設備之後,還可以依靠SRT深入的行業Know how繼續提供服務。之前客戶希望用機器替代工人,現在是希望用軟件替代一部分管理人員,所以公司做工業服務目標行業篩選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做這套系統要能切入到交易環節,要能同時服務客戶的客戶,不然的話續費率會出現問題。
在工業互聯網服務上,SRT已於保溫杯龍頭企業聯合打造了一條保溫杯精工自動生產線,正在改變這一個20年未變的傳統行業的生產經營模式。
高少龍表示,像SRT這種企業會更有能力建設某幾個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就需要選定的行業本身也很景氣,這也是我們做行業篩選的原因。”
市場滲透率只有1%
經過客戶在產品上的認證之後,SRT的先發優勢更加明顯。
“工業行業有個特點,就是客戶的忠誠度問題。先發者有相當大的渠道優勢,只要我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他基本上不會更換代理商,SRT在這方面有著天然壁壘。”高少龍解釋道。
他還介紹,SRT能夠率先去先整合行業內的學術資源。“很多研究機構願意跟產業頭部公司合作,它交付技術,然後大家共享成果。那麼它交付給誰,一般就交付給行業的頭部企業,對我們來講就會不斷地增加競爭優勢。”
此外,SRT一直在與全球的學術機構不斷地在交流,也在不斷的觀察、吸收別人的新技術進來。
“這都是SRT到現在為止所有設備從來沒有競標,全都是邀請投標的原因。”高少龍表示。
像美國Soft Robotics一樣,SRT也在持續獲得資本加持。2019年,SRT在2019年連續完成3輪數千萬元融資,分別由維思資本、深創投旗下基金投資。高少龍表示,SRT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
目前,SRT的盈利模式是以多方面的產品售賣以及設備維保為主。
他還透露,2019年SRT年營收數千萬元,已上線設備復購率近100%。在兩年時間內,SRT覆蓋了20多個工業行業,擁有將近300家客戶,產品遠銷歐盟、美國、日本、韓國等地,服務富士康、施耐德、比亞迪、寧德時代等3C、動力電池、食品、汽車零配件行業世界龍頭企業。
並且,如今SRT在北京設有基礎研發中心,在張家港、蘇州園區設有工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裝備研發中心,在深圳設有辦事處,在歐盟、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14個國家和地區設有代理機構。
對於SRT而言,高少龍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過於緊迫,需要更加快速地去服務新增客戶需求。
SRT從一開始接觸的都是各行業第一、第二的客戶,然後逐步向下滲透。但是到現在為止,高少龍認為SRT在各行業的市場滲透率不足2-3%,甚至只有1%。
“絕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知道有這個產品,而且工業品它不像消費品,客戶如果沒有自動化改造或者相關需求的時候,他不會主動去找這方面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還有廣袤的海外市場等待拓展。提升服務能力應對全球客戶增長是最迫切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