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道薦語:
“不能線下活動,只能線上辦公,但其實更忙了。”
“我們投資團隊兩周內至少看了100個新項目。整個2月的節奏比往年快多了,每天醒來一大堆事兒等著。”
先有紅杉資本在2月完成25家企業的投資,這一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
再有高瓴資本宣佈成立專註於早期創業公司的高瓴創投,合計規模約100億元
……
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機構、企業、個人的規劃,預計清冷的創投市場,卻呈現出火熱的一面,畢竟,“再冷的冬季,也不能阻止創新的萌發”。
來源 | 投資界PEdaily
作者 | 任倩 王菲
疫情籠罩下的至暗2月,VC/PE圈從來沒有這般忙碌。
2月10日是上海正式復工的第一天。這一天,光速中國創始合伙人宓群發了一個朋友圈,“節後復工第一天,潛在項目CEO present,內部討論,順利簽署投資意向。”這是光速中國年前做了初步調研的一家人工智能企業。
宓群告訴投資界,他們專門安排了一輛車把CEO從家裡接到光速中國的上海辦公室,避免跟外界有過多接觸。簽好TS之後,宓群讓同事給他們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以後看是很有紀念意義的”。照片上,剛簽完TS的所有人都戴著口罩。時隔一周,光速中國又在線下順利簽下第二家TS。
像光速中國一樣,早早復工的投資機構不在少數。“做好投後服務之餘,我們投資團隊兩周內至少看了100個新項目。”北京一家早期機構合伙人在匆忙結束一個視頻會議後,抽空跟記者聊了聊,“整個2月的節奏比往年快多了,每天醒來一大堆事兒等著。”
令人意外,原來預計冷清的創投市場開始呈現火熱的一面。
創投圈復工眾生相:紅杉一個月投了25個項目
疫情期間,對於大多數機構而言,線上辦公是唯一的選擇。“不能線下活動,只能線上辦公,但其實更忙了。”這是很多投資人的普遍感受。
“我們春節前有幾家公司,已經做完DD(盡職調查),答應大年初十的時候,我們會把最後的流程走完,因為這時候不願意去耽誤創業者。”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坦言,這段時間工作重點是在投後管理,目前資金是充足的,等到疫情結束以後,要迅速地恢復到正常的投資軌道和步伐。“我們原有計劃是今年的投資項目也要跟2019年差不多,去年我們投了70多個項目,今年我們估計也要投60多個項目,但是現在第一季度不能很好地做投資了,就看二季度以後情況怎麼樣了。”
項目的收尾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團隊在疫情期間全員線上工作,並集中安排合伙人簽署各類交易文件,在2月剛剛完成25家企業的投資。值得一提的是,紅杉這一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不降反增。
被投企業不能耽誤,LP也不能。“我們復工就把被投企業調查了一遍,梳理好做好報告遞交給LP。LP需要瞭解疫情可能會對項目退出產生多大影響,基金長期業績預期是否會調整。有些母基金在做調研,我們也要配合填一些表格。”曦域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曉黎表示,“手頭還有個項目,這一兩周準備打最後一部分款項,春節前已經打了幾筆。”
這一個月,VC/PE們把投後管理工作做到了極致。幫被投企業找口罩、額溫槍等醫療用品,幾乎是每家投資機構都在忙活的一件事。
英諾天使基金面向被投企業組織了一系列線上課程,其中包括法務、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等方面的培訓輔導,同時幫助一些需求比較大的企業對接客戶,瞭解他們目前需要哪些支持。
光速中國在2月初給被投企業CEO們打了通電話,快速搜集了他們當下最迫切需要幫助的幾個問題,分成融資、人力資源及財務幾大模塊,正式復工第一周即快速上線相關課程,為他們答疑解惑。同時,線下資源的進一步對接也在同期開展。此外,不僅僅是被投企業,宓群說,他們剛剛幫未投的企業也對接了客戶資源,希望幫企業渡過難關。
“第一項工作就是抓投後,我們已經跟被投的100家企業溝通過,瞭解疫情對他們的影響。給他們出出主意。一方面,業績好的不要冒進;另一方面,10%受到較大負面影響的企業想辦法借錢或者砍掉部分業務,不賺錢的業務線立即停掉,管理層帶頭先只拿一半工資。”國科嘉和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戈表示。
無獨有偶。為協助被投企業在疫情時期平穩運營,四家知名機構——BAI、愉悅資本、蔚來資本和鐘鼎資本開啟線上Demo Day。在未來的兩周里,這四家機構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共同舉辦2場線上DemoDay,圍繞企業服務和消費兩大主題進行項目對接。
“募集1.5億美元基金的計劃延後”
創投洗牌加劇,投資經理開始擔心被裁了
往常開年先募資,但今年VC/PE圈的步伐被打亂了。
“今年的募資是會受影響的,我也知道我的很多好朋友,他們今年春節之前的close一個基金,但現在沒辦法簽字,沒辦法做最後的談判。”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在最近舉行的沙丘學院系列公益講堂上說道。
黃曉黎告訴投資界,他們原本計劃2020年募集一支人民幣基金和一支美元基金,美元基金目標規模1.5億,繼續沿著金融科技和數據智能基礎技術佈局。但是目前來看,肯定會往後延遲,“今年募資最起碼要推遲3個月。”
此前投資界就曾報道,原本2019年大多數投資機構的節奏就已經明顯放緩,開年又受疫情影響,對很多中小基金而言,今年上半年基本就歇著了。
易凱資本創始人兼CEO王冉甚至給了一個悲觀預測:如果疫情防控非常不順利的話,那影響的就不只是上半年而是全年了,一些投資機構全年開天窗也是很有可能的。
牽一發而動全身。受到疫情的影響,投資總監和投資經理擔心會被裁。多位投資經理坦承了自己的擔憂:被投企業大多受到疫情的影響,合伙人將重心放在投後,下麵的人出手新項目基本無望了,搞不好還要裁掉一些投資端的人手。
英諾天使基金春節前最後一周剛簽了一些TS,還沒有辦法開展線下盡調。“投資壓力比較大,我們現在有足夠的資金,三期基金到今年投資期基本結束,四期基金也即將成立。去年大概投了90多個項目,今年的投資金額和規模上肯定比去年更大。”英諾天使創始合伙人李竹說道。
募投管退無一幸免,或多或少都受到疫情波及。對於一級市場而言,今年是繼續深度洗牌的一年,中小型基金生存堪憂。
在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符績勛看來,2020年,基金行業會出現分水嶺,好的機構會更好,不好的則可能會被快速淘汰。“如果說資本寒冬是2019年創投圈的基本論調,那麼現在是寒冬更冷了。此次疫情會加劇整個VC行業的洗牌。”
吳世春則認為,這次疫情會導致投資機構更難募到錢,原本能出資的個人或是企業,他們自己也受到了影響,或是他們心理上傾向於觀望。而且很多資產像商鋪、土地房產的資產價格會降低,會變得有吸引力,這些地方會吸引錢進去。
沒想到,公司估值被疫情打了下來
從來沒有哪個春節會讓李程(化名)過得如坐針氈。他在武漢光谷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擔任投資總監,兩個月來,1500萬的融資毫無進展,這讓他十分焦慮。
公司1月1日啟動A輪融資,因接近年關,很多機構都不看新項目,年前基本都是在線聯繫。當時有一家上海的投資機構對公司挺感興趣,1月13日他和公司創始人專門飛了一趟上海進行路演,效果不錯,約在年後2月3日去上海見機構合伙人,結果疫情導致這次重要見面無限延期。
“我們原本計劃3月底完成融資,大約8個月時間建廠,2020年底新生產線投產。現在路演暫停,公司也還沒復工,影響挺大的。”更讓李程擔心的是,儘管與上海的機構一直保持線上溝通,也做了詳細調查,但並未有實質性推進,一切懸而未決。
“其實,我們這次融資,估值都可以再談的。”李程對投資界坦言,公司此前並不打算降低估值,因公司所處市場競爭對手不多、技術門檻較高,產品和服務是生產新冠疫苗、新冠血清和單抗的關鍵一環,即使疫情期間也有許多客戶詢問發貨事宜。“但是,現在公司產能不夠、銷售額較小,我擔心一季度業績會成為融資的阻礙。”
李程的擔憂,映射出不少公司正在面臨的困局:融資節奏被打亂,現金流又不足,是否要下調估值儘快拿錢?
這一疑惑在投資人口中得到答案。
早前,王冉曾提醒創業者,那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節前已經完成了融資談判但還沒有完成交割的企業:抓緊抓緊抓緊;同時做好重談一些條款的思想準備,因為今年的增長預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沒被Uber和Wework打下來的估值這次很可能會被冠狀病毒打下來。
“創始人普遍在報了一個估值後,緊接著一句話:可談。在可接受範圍後,估值打折或下調都是可以的。” 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在復工後接觸了一些項目後發現,疫情下創業者更加務實了,無論在融資額還是估值都更為理性。
國科嘉和基金管理合伙人王戈也在調研中察覺,之前一些企業可能因一些條款而與投資機構僵持,但現在也有鬆動的跡象。不過,他直言,“前兩年有些項目估值泡沫太大,不僅導致下一輪融資非常困難,並且對某些已經投資這類項目的機構來說,估值下調直接影響他們的賬面成績。”
在王戈看來,中國一級市場的估值虛高,在很多領域中國創企的估值水平遠高於國外同類的企業。“這是不健康的。對於那些前期追風的機構,這次疫情影響會非常明顯。但對於一直比較理性的機構,卻是很好的機會。”
不過,多位接受採訪的投資人也表示,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項目估值的確會有鬆動,但不會大幅調整,再緩1—2個月,也不見得會錯過好項目。
“有的已投公司希望再加一輪融資。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也要根據基金本身的策略和公司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是否加投。”曦域資本創始合伙人黃曉黎坦言。
頭部機構出手,高瓴100億殺入早期
“總要有人開始迎接春天”
事實上,一級市場大環境在前兩年就已發生根本性改變,創投圈出手愈發謹慎,而疫情只不過加劇這一趨勢而已。
前不久,西貝稱春節損失七八億、賬上現金髮工資最多撐三個月,之後短短幾天拿到了銀行的貸款救急;而停業兩周虧損11億的海底撈最近也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目前第一筆資金已到賬。
誠然,強如西貝、海底撈等有現金流的餐飲巨頭們且需輾轉騰挪,更何況散落在各個領域的中小企業了。疫情之下,除了在線教育、生鮮電商、企業服務等個別領域的用戶在增長之外,大部分創業公司處於停擺狀態,能不能活過這個春天還是未知數。
而此刻,正是“子彈”充足的VC/PE機構出手的好時機。近日,高瓴資本強勢殺入VC,宣佈成立專註於早期創業公司的高瓴創投,合計規模約100億元。高瓴創投將以美元和人民幣雙幣模式運作,覆蓋從300萬元到3000萬美元不等的多輪投資策略。
而在投資領域上,高瓴創投會專註於生物醫葯及醫療器械、軟件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消費互聯網及科技、新興消費品牌及服務四大領域。事實上,這四大領域也是高瓴資本一直以來主要關註的賽道,尤其是醫療健康領域。
橫空出世的高瓴創投,令人驚訝,而從資金規模上看,百億人民幣相當於國內一線VC機構的體量,不但為沉寂已久的VC圈帶來一絲振奮,也給了更多正在掙扎中的創業者帶來希望。
“再冷的冬季,也不能阻止創新的萌發”。正如高瓴資本給創業者的信中所說:陽光正在向北迴歸線移動,東南海洋上的暖濕季風逐漸形成,我們這片大陸上的凍土將再次鬆動,總要有人開始迎接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