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鉛筆道記者 希言、付艷翠、劉小倩
這是鉛筆道推出【創業戰疫情】專題報道,以客觀記錄創業者們抗爭疫情的過程,本文是系列報道第6篇。我們來談談疫情之下的投資機構。
疫情對創業者最直接的影響是現金流,而現金流中,最大的影響之一就是融資。疫情期間,創業者的融資需求更為迫切,但無奈投資機構短期“動不了”:疫情造成許多工作無法開展,不得不拉長投資周期。
與創業者一樣,絕大多數機構也無法逃離疫情的嚴重影響。機構投資項目的流程大約分為10個,其中大約50%的流程無法完成,比如:約見、管理層訪談、盡調… …另一方面,募資流程同樣如此:LP無法盡調,銀行沒有辦法出資劃款,募集基金難度加大。
影響主要集中在幾方面:
1、 募:影響募資,募資時間拉長,資金難到位。有投資人估計,新設基金周期是過往的1.5倍,舊基金的分批撥款也要視階段投資業績而定。
2、投:影響投資,線下盡調難推進。即便疫情能在3月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也至少要再過3、4個月後,機構才能恢復正常出差或線下約見,完成盡調、募資等正常業務。往年3-10月是投資事件活躍期,今年可能要到10-11月份。
3 、管:影響投後企業管理,但這一影響有積極的一部分,是判斷項目模式的試金石。有些項目業務模式本身就有問題,此次疫情只是一根導火索,有些企業雖然業務模式比較完善,但仍舊抵禦不了疫情。
4、退:影響退出,上市環境不理想,至少延遲半年時間。一旦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不能正常退出,投資機構甚至會面臨被LP降管理費的情況。
疫情之下,投資機構的業務不能停止,為此,它們也探索出了一些應對方案。
1、在募資環節,上期撥款的投資業績直接影響下期資金能否到賬,所以當前需要線上挖掘項目和與LP加強聯繫雙管齊下。
2、在投資環節,不是特別關註或者迫切程度不高的項目,投資機構就再也不看了。今年1、2季度的投資工作要壓縮到3、4季度集中完成,
3、在管理環節,梳理企業,對接資源,尋找機會,全力幫助被投企業先“活下去”。
4、在退出環節,與創業團隊充分溝通,摸底團隊情況,主動包裝項目和運作退出。不能正常退出的基金,投資機構會及時跟LP溝通能否整體延期退出。如果LP的資金壓力較大,機構會主動幫忙尋求基金份額的轉讓。
……
本文摸底了幾位機構投資者,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所見所聞,以及他們的應對方案。
一季度工作壓縮到二三四季度
劉偉是一家中小股權投資機構合伙人。因為疫情,他們現在只能通過線上辦公的方式,消化去年積攢下來的項目資料。實地盡調、訪談等無法通過線上工作完全替代的操作流程,均被擱置。今年1季度的投資工作要壓縮到2、3、4季度集中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機構很可能要自己增加運營成本,甚至基金的退出也要延期。
以下為劉偉的口述:
因為要涉及機構基金的情況,還是匿名吧。
疫情之下,其實也別把我們當成投資機構去看,實際上,我們與所有創業公司一樣,只能線上辦公,線下業務完全開展不了,還要面臨著尋找新LP的問題。
截至2月8日,我們已經連續7天通過線上的方式辦公。這7天,團隊10多個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去年積攢下來的項目資料,以及去年就看好且一直在跟的10幾個項目。我們還通過線上的方式,與這些創始人聊了聊他們企業在疫情期間的近況。
至於實地盡調、訪談等無法通過線上工作完全替代的操作流程,只能擱置。
雖然2003年時我還沒有開始創業,但當時大環境的經濟發展背景屬於高速發展期,而現在的大環境正處於轉型調整期。我感覺,這一次疫情的影響可能至少持續半年的時間。即便疫情能在3月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也至少要再過3、4個月後,我們才能在正常出差或線下約見,完成盡調、募資等正常業務。
這樣一來,機構的投資周期勢必會受到影響。本來,平時投一個項目最短都要2個月時間,長的需要半年、甚至一年。2019年,我們一共投資了10多家項目,為了保證機構運營,我們今年也要按著這個節奏去做。但現在,疫情期間投資人們可能就只能在線上看項目,其他工作都要相應往後挪。
甚至,我們1季度的投資工作也要壓縮到2、3、4季度集中完成。如果完成不了,機構很可能要增加運營成本。
種種跡象表明,疫情對投資機構短期內的募資活動也造成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對於我們中小機構來說,說實話,我們“彈葯”已經不足,賬面上資金已經不多,疫情的爆發無疑是雪上加霜。
我們剛剛經歷過去年的資本寒冬,本來,我們預計,2020年下半年環境可能會好轉。但疫情的發生,可能讓募資難、融資難的情況往後移,甚至到2021年才會好轉。
目前來看,這場疫情已對我國實體經濟造成階段性的負面影響,而實體經濟其實會傳導到我們的業務中,進而影響機構投資業務的進展。這很好理解,個人投資者、上市公司及其他非上市企業因受疫情衝擊,其短期內資金主要流嚮應側重於企業的正常運營,出資節奏勢必放緩。
不過,疫情之下,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出資平臺為代表的國資LP,可能會受行政管理、財政預算影響較大,給市場註入更多的資金,增加資金流動性。但這部分一般更願意與已經有知名度的一線機構合作。
因此,機構的洗牌和二八分化現象將更進一步。一部分中小機構將被洗掉,一線頭部機構則會發展得更好。
資本寒冬之下,作為中小機構,我們也不能像產業基金一樣,先募到足夠資本再投資,期間的管理費就能夠支撐公司的運營發展。我們提取募資到位基金的管理費,一般是一次性提取3年的管理費,甚至是一次性提取整隻基金存續期的管理費,才能維持公司運營。所以我們每年都是一邊左手去找資金,另一邊右手去投項目。
雖然現在找資金和找項目都出現問題,但我們也想到了一些應對措施。
比如,在疫情期間,因為原來的LP已經對我們有一定認可,所以會繼續跟其溝通,看有沒有新的合作可能。
同時,我們也會不斷通過專業的FA,政府的科技園、產業園,或者券商、律所平臺,找新的項目,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去做一些行業研究,挖掘新的項目投資機會。
更糟糕的是,對於我們存量資金來講,還有部分涉及到項目到期,存在一定的退出壓力。
現在,機構投的一些項目,有一些已經上市,但有一部分還處於正在上市的路上。這部分極可能也因市場環境不理想,影響到上市節奏,延遲半年時間。一旦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不能正常退出,我們甚至會面臨被投資人降管理費的情況。
對此,我們會有3個應對措施:
1、基金肯定會有一部分能夠正常退出,不能退出的我們也會及時跟LP溝通能否整體延期退出。
2、如果LP的資金壓力也較大,我們會幫忙尋求一些基金份額的轉讓工作。
3、可以跟LP溝通,在資金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幫對方找新的基金接盤該投資標的。
雖然現在確實處於較危險的時期,但我對機構的情況還是呈樂觀態度。
從資金面來講,我也相信,國家肯定在財政或者在貨幣政策上還會加大力度,比如降息、減稅等政策的支持。
事實上,國家及各地方政府在股權投資領域已陸續出台多項措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於2020年2月1日發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相關工作安排的通知》,通過建立針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資管產品備案綠色通道、適當延長新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首支私募基金產品備案時限、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管理私募基金的各類信息報送更新時限等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私募基金行業相關業務平穩運轉。
最後我認為,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往年3-10月是活躍期 今年是11-12月
石矛所在的常壘資本是一家關註高成長技術型公司的早期機構。他認為,疫情對於投資機構的業績釋放也好,還是企業經營行為也好,是一種暫時的延期,經濟需求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因為疫情的影響,企業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所以他們機構的工作會較往常有所延後。上半年依然會看項目,但對於一些迫切程度不高或是短期內處於探索階段的項目,會暫時放一放。
以下為石矛的口述:
我們機構主要關註高成長技術型公司,關註中國每年GDP增長的最上層奶酪,所以我們只聚焦“新生事物”。更相信軟件定義的世界,因此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自動化、物聯網都是與我們相關的關鍵詞。
所以對於我們而言,疫情現階段的影響並不大。如果是主投線下消費項目的機構,它們近期面對的挑戰會更大,有些機構可能會轉換投資策略和投資賽道。
最近我們主要還是以保證員工安全為主,特殊期間安全最重要,謹慎為好,開工以後的一個月儘量避免出差,能用遠程會議就遠程。
但是對於一些重要的商務談判或者行業調研,甚至是投資同行的信息交流和分享,只有線下見面才會聊得更多才會更有效,遠程會議的方式只能替代一部分,因此投資行業信息傳遞的時效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
疫情期間,我們機構也在關註遠程辦公賽道,這個賽道企業很多,但不能說它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舉個例子,真正的遠程視頻需要把會議交流過程中的各種需求集成一個應用裡面,我覺得這個才是關鍵。不是說開幾個攝像頭開會就可以,開會的時候還要把會議紀要語音轉化成文字,並智能做一個校正,快速形成一份可讀性的文檔,有時還需要一些輔助的圖形協同工具使得演講者的展示更生動直接,這才是有差異化值得付費的產品。
每個企業在它發展的某個階段,對自己的現金流管理都有捉襟見肘的時候。這次疫情對於很多領域頭部項目的現金流都會造成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對手比拼的是精細化地運營能力和應對壓力的適應能力,某些賽道的企業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車,從第2名越級到第1名,行業格局會因為這種黑天鵝事件發生一些變化。
總體而言,我認為疫情對於包括投資機構在內的各行業的影響,不管是業績釋放也好,還是企業經營行為也好,是一種延期,但不是一次需求基本面的抑制。
其實就像冬眠結束,萬物蘇醒。上周已經有一批投資機構開始伺機而動了,在一線城市的投資機構在本周都開始復工。大家處於需求複蘇的階段,對於感興趣領域的投資標的還是會按照原來的節奏去跟進。
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所以投資機構的最終觸發投資有可能會選擇性的延後。Q1的數據肯定不太理想,可能要等到Q2,投資機構會延遲投資我覺得是正常的。
事實上,我認為機構的投資節奏,一方面與現實環境有關,另一方面與自身狀況也分不開。
有些機構可能沒有資金了,就不會投,但是創業者以為機構有錢,這事本身就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過程;另外一個情況就是機構餘額不多了,資金必須要精挑細選,節奏自然會放緩,尤其前面投的並不是特別理想的情況下,更要珍惜手上的彈葯。
疫情會起到一些助推的作用,但是本質上還是基金本身遇到的問題。對於那些募資完成較好的基金,還是會快馬加鞭地去投資,否則的後續的退出壓力更大,所以在今年它的投資可能會出現加速的狀態。但是在現在這個情況,這些機構不會盲目的下註,只能等待,往年3-10月份是投資事件的活躍期,今年可能11、12月較以往會出現更多的投融資事件。
對我們而言,今年的投資節奏會進行調整,上半年的時候我們會等一些企業的業績,進行觀望與考察。因為在這時候給企業錢它也做不了事,它想擴張,但是擴張不了。很多公司本來是3月份可以做迭代、做測試,但是現在沒法做,所以我們的投資節奏會暫時延後,經過了上半年的觀察,下半年我們會加速投資節奏,果斷下註。
上半年我們還是會看項目,但對於一些不是我們特別關註或者迫切程度不高的項目,我們會暫時放放。
在今年,對投機機構而言,募資還是最大的考驗之一。
過去十年,中國民資的LP從魚龍混雜趕新潮,特別是在萬眾創業的浪潮下,無論機構還是個人都殺入了股權投資的一級市場,到現在經歷了股權投資的過山車後,LP變得更加理智。其實到今天為止,中國的民資LP也沒有形成有序穩定的投資結構,這就導致國內LP尤其是民資人民幣LP還是稀缺,在一定層面上也影響了機構的募資。
對於常壘資本而言,募資工作去年就結束了,我們的LP目前都是LP,包括信息技術領域的產業龍頭和政府引導基金。我們這一期的基金在2個億左右。這2億左右的基金計劃在一年半到兩年時間投出去,時間還算充裕。
我預計機構們今年的募資還是不會很容易,而且即使募完資了確實不太好投,這期基金如果業績沒做好,對以後募資也會有影響。所以我建議那些想出來獨立做新基金的投資人一定要慎重決策,不妨先觀望等待一段時間,正好也可以藉此蓄積能量,為以後打下基礎。
新設基金周期拉長50%
章寧是某政府引導基金投資機構VP,他所在的投資機構是一家與低線城市政府基金合作的機構,但此次低線城市受疫情影響較大,這家機構也有所波及。在募資環節,她估計新設基金周期是過往的1.5倍,舊基金的分批撥款也要視階段投資成績而定;在投資環節,機構上半年會先趨向謹慎,下半年集中完成全年計劃;在管理環節,機構會把工作放在先幫助企業活下去;在退出環節,會主動包裝項目。
以下為章寧的口述:
我們機構主要與政府基金合作,而大多數這些政府基金都分佈在二三四線城市,那裡的疫情非常嚴重。
當前,疫情對我們最大的影響集中體現在盡調環節。
一方面,LP無法對我們進行盡調,銀行沒有辦法出資劃款,募集基金難度加大;另一方面,我們沒有辦法對被投企業做盡調,投資工作難以繼續往前推進。
因為一期基金的投資任務是有期限的,目前來說,我們還沒有收到延期的通知,上一期基金還在照常運行。又因為不同基金的打款方式也不一樣,有的是項目上會,每個LP再打款,有的是LP一次性把錢打到賬上。所以,我們現在投資企業的打款和交割可能會滯後,畢竟有些項目還沒有完整盡調過,我們現在只能在線上看資料,不停地交叉印證。
具體到我們投資機構的募、投、管、退四個環節,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每個環節都會受到一些影響,我們也將採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
1、在募資環節,上期撥款的投資業績直接影響下期資金能否到賬,所以當前需要線上挖掘項目和與LP加強聯繫雙管齊下。
通常,以前有過與投資機構合作的政府基金,它們也願意重新拾起投資項目,如果沒有,在當下,它們也不會有多餘的心思插手這件事。因此,我們的重點募資目標是仍然是前者。
我們也一直在與政府基金合作,正常情況下,從基金申報到最後批下來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但是此次疫情抽調了很多相關人士,會拉長基金設立周期,保守估計為1.5年。大多數情況下,募集資金的主要高峰都是在上半年,年中的時候基金資金到賬,下半年就可以開始投資項目。
這種募資時間會促使一個現象的產生:拿到資金後,我們會開始猛攻,大手筆投項目。只有少數年底沒有徹底完成交割的項目,我們才會在明年上半年陸陸續續完成。
對於我們來說,之前的那2億人民幣基金也沒有用完,所以在募資上還不用過於擔憂。但若想發現新的機會,想要立即募資到新基金,今年上半年可能沒戲,但也說不准,可能4、5月會有轉機。
在這之中有一個隱藏的問題,就是基金給我們的錢也是分批的,上一期撥了8000萬元,我們要達到某個約定的標準,它們才會把剩餘的1.2億元撥給我們。上一期的投資業績直接決定了我們這期能夠拿到的基金。疫情當前,很多創業公司的發展也都受到影響,甚至倒閉,這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投資業績。
在這方面,我們的應對方案除了繼續在線上挖掘優質項目外,還要與這些政府基金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前者是我們硬實力的體現,後者則為軟實力。畢竟疫情是客觀情況,大家都能理解。
2、在投資環節,面對面溝通成痛點,上半年先趨向謹慎,下半年集中完成全年計劃。
投資活動中,很多事需要面對面交流,但是在當前,人與人之間不能面對面交流是我們機構面對的一大痛點。我們需要到一線考察項目的真實發展情況,訪談創始人、聯創等高管團隊,查看公司財務狀況、人事架構、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等。
尤其是在談論估值問題時,電話的溝通效果肯定不如面對面直接交流效率高。在線下,幾個人坐在一張桌子對面,談判雙方的訴求能夠直接表達,面對面傳遞出來的氣勢也是談判的一大技巧。雙方是敷衍還是認真,一目瞭然。
此外,一旦投資機構人員在盡調期間感染,我們會造成較大的損失。先不論是否會在潛伏期傳染給同事,即使早發現,一個優秀的人才在短暫期間不能工作也是一筆較大的損失,畢竟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員都是少而精,所以我們也一直保持謹慎。這樣一來,投資自然會推遲。
但我們也沒有過於悲觀,當年的SARS也是在年中就基本結束了,我估摸著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差不多,不會影響全年的計劃。我們的想法是,上半年投資行為更加謹慎一些,珍惜手上的彈葯,把上半年未完成的任務集中在下半年去完成。
3、在管理環節,梳理企業,對接資源,尋找機會,全力幫助被投企業先“活下去”。
疫情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有利的方面,成為檢驗被投項目業務模式是否完善的“試金石”。我們會仔細甄別判斷,有哪些項目是業務模式本身就有問題,此次疫情只是一根導火索,有哪些企業是業務模式較為完善,但仍舊胳膊擰不過大腿,無法抗衡疫情。
這也是我們目前正在發力的一部分。疫情影響線下的溝通,我們現在的重心放在梳理投資企業的發展情況,瞭解他們的生存狀況,與企業細緻溝通,並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這些企業解決困難,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我們也在號召這些企業做一些捐款、分享疫情應對方案等,其實這也是投資機構公關的一種方式,能夠為我們之後的發展贏得先機。
4、在退出環節,摸底團隊情況,主動包裝項目和運作退出。
如果在疫情期間涉及到企業退出的話,我們也會主動與創始人商量,並搞清楚現狀,把利弊分析展示到創始人面前。
同時,我們還會與企業的其他股東溝通,告訴他們我們機構的應對之策和退出方案。不過,疫情之下,退出環節並不通暢,我估計這種狀況至少持續2個月。
募資還是不會很容易,而且即使募完資了也不太好投,這期基金如果業績沒做好,對以後募資也會有影響。所以我建議那些想出來獨立做新基金的投資人一定要慎重決策,不妨先觀望等待一段時間,正好也可以藉此蓄積能量,為以後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