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世界中,社交禮儀的套路比現實更複雜"

本期帶你拆解網絡社交禮儀生成的邏輯,剖析其特點,一起品鑒社交禮儀與互聯網擦出的火花。

線下人際交往中,從見面到分別,人們時常受累於各種繁瑣的社交禮儀。那麼,進入線上網絡空間後,這種情況是否發生了變化呢?

顯然,在虛擬世界的論壇、群聊和一對一交流中,你我都不是沒有感情的機器。面對他人的邀請,人們學會了使用“謝邀”;消費過他人的勞動成果,可以打賞、點贊;即便是最日常的聊天互動,也有各式各樣的表情包輔助,用以表示感謝、化解尷尬……很快,融合了現實社交傳統和虛擬社交特色的網絡社交禮儀便應運而生。

本期全媒派帶你拆解網絡社交禮儀生成的邏輯,剖析其特點,一起品鑒社交禮儀與互聯網擦出的火花。

從現實里汲取養分,在網絡上不斷生長

網絡社交禮儀並非無源之水,其是對現實社交禮儀的延伸與重塑。

以現如今網絡社交禮儀的代表——“彈幕禮儀”為例,其起源於平臺對早期彈幕區混亂狀況的引導和整治,早在2008年前後就已經在AcFun上出現。2015年,隨著彈幕的日漸流行,B站完善了“彈幕禮儀”的規定,禁止在彈幕中出現違反法律規定、人身攻擊、劇透、遮擋字幕等不合規、不道德的行為,同時倡導溫暖、有愛的彈幕。彈幕文化附帶的這些禮儀規則,其實都能在現實中找到相似點。

梳理整個發展脈絡,起初,禮儀僅僅是人類社交行為從線下到線上轉移的伴隨物,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文明,只要人這一主體仍遵循現實禮儀的邏輯,虛擬環境里的禮儀話語、行為規範就不會與現實有太大差別。

此後,隨著現實禮儀在網絡空間持續奏效,相應平臺的話語規則與傳播語境逐漸滲透到網絡社交禮儀之中。傳統的用詞會被諸如“謝邀”“匿了”“多圖預警”等替代,給師長髮微信儘量不發語音,在社群求點贊最好來個紅包,甚至每個emoji的使用場景也都值得深思熟慮,比如經典的“微笑”emoji,給父母發,他們會以為你在微笑;給不熟悉的人發,他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帶有諷刺意味的“呵呵”。

網絡時代的禮儀既汲取了現實社交的精神內核、行動框架,同時利用了互聯網的思維進行包裝、重塑,進而衍生出獨特的文化。

從踐行的路徑來看,主要分為用戶之間的約定俗成和平臺引導兩種。

  • 第一種路徑,用戶的主動性非常關鍵,用戶既是網絡社交禮儀的創造者又是禮儀的踐行者,在這種“產消合一”的模式中,每一個用戶的禮儀行動積少成多,互相傳播和影響,逐漸在網絡平臺上蔓延開來;
  • 第二種路徑,平臺方首先為社交禮儀搭建了基本的框架,但是具體的實施主要依靠用戶的自我規約,或是推出類似於“風紀委員會”的功能組織,將禮儀維護權給到用戶。

虛擬世界的弱連接、再創作和符號化

學界對於網絡禮儀(Netiquette)的研究肇始於上世紀的電子郵件禮儀,之後,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在線禮儀(Online Etiquette)、互聯網禮儀(Internet Etiquette)、媒介禮儀(Media Etiquette)等。

進入社交媒體時代,與之相應的是社交媒體禮儀的出現。有學者將社交媒體禮儀定義為:基於社交媒體進行虛擬交往的程序與方式,旨在促進有效溝通與隱私安全的數字化交流。但是關於網絡社交禮儀特點的探討卻少之又少,透過具體的案例,我們可以窺探一二。

1. 鬆散關係下的隨機變換

費孝通先生認為,現實中人際關係與社會結構遵循這樣的“差序格局”,在這種社會中,每個人在某一個時間、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但是血緣、地緣、業緣等將聚集在一起,現實社交正是圍繞著這些泛著漣漪的圈子展開。

然而,將時鐘撥到現在,圍繞血緣、地緣形成的圈子,逐步被四通八達的互聯網打破,趣緣、業緣成為了網絡社交的主要粘合劑。

人們的興趣和專業是豐富的、多變的,這導致多數社交連接變得短暫,隨著一部短片的結束、一個話題的終結、一個時點的流逝,彼此的交往與關聯隨即解散,緊接著在不同的社交連接中游移。

這種社交往往難以長久維繫,正如格蘭諾在《弱連接的力量》所認為的:

社交網絡中的社交是一種“弱連接”, 這種連接具有不經常聯繫、情感不太親密以及不存在互惠互利的來往的特征。

鬆散的連接關係帶來的是禮儀方式的快速切換。面對不同的平臺與社群,用戶的社交禮儀會隨機切換,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適用禮儀。以表達贊美為例,用戶在鬥魚會狂刷“666666”,在B站可以說“阿婆主請收下我的膝蓋”,到了虎撲可能就是一句“老哥真不拿大家當外人”。

2. 創造性的“拼貼”

“外交”這一概念,想必大家並不陌生,通常是指國家以和平的手段對外行使主權的活動,外交活動中的具體行為主要由外交禮儀規範著。而在很久以前,百度貼吧曾經盛行過一種名為“貼吧外交”的活動,旨在與其他貼吧維繫良好的關係。

伯明翰學派認為:一種亞文化風格的形成,並非是從無到有,而是一種社會符號式的隱喻,它不是憑空創造或者想象出來的,而是借助已有的物品體系和意義系統,通過對這些物品的挪用和對意義的篡改來實現的。

“貼吧外交”的活動,就體現了這種特性。舉個例子,一場較為正式的“貼吧外交”頗為講究,貼吧一般設有“外交組”,專門圍繞著這項活動擬定條條框框的規定。

首先,“出訪”的人員不能太隨意,必須在外表和身份上做一定修飾,於是貼吧給派出的人員披上了“外交官”的馬甲,或是在頭像上標註“xx吧外交組”,或是使用特定的“外交組賬號”,從而向對方貼吧表明,這是一場正式活動。

其次,在實際“出訪”的過程中要做到不亢不卑,展現本吧風采。進入其他貼吧的領地,“外交貼”的標題必須遵守友吧的發帖規範,標題簡明扼要點明目的。具體的“外交”活動中,話術上必須包含一段介紹自己貼吧的文字並配上專門為此製作的圖片,在結尾階段,祝福的話語也必不可少,以表衷心的祝願與期待。一個標準形式是:“xx吧,xx日,建吧一周年,誠邀貴吧關註。”

當然,“貼吧外交”的節點選擇也有一定的規律,一般是現實中的傳統節日和社群專屬的節日,“吧慶”就是最常見的由頭。在“外交”對象的選擇上,存在著不成文的規定,那些曾經有過友好往來的貼吧往往是首要選擇。

無疑,即便只是虛擬世界的模仿行為,儀式感也相當到位。在解釋這種模仿與挪用現象時,克拉克借用了人類學和結構主義中的“拼貼”(bricolage)的概念,即“在一套完整的符號系統里,把物品重新進行排序和語境更新,以產生新的意義”。

與“貼吧外交”相類似的網絡社交活動,並非是對現實社交的全盤接受,也絕非完全的顛覆。這種“拼貼”的做法多數時候是網友的自發行為,將自身圈層的意志和期待輸入到禮儀之中,暗含著對主流禮儀的游戲化體驗;與此同時,網絡社交禮儀並未完全脫離現實,利用現實社交的規則和元素對網絡社交禮儀進行包裝,能夠減少網友的陌生感與疏離感,增添網絡社交禮儀的樂趣。

3. 符號化的表達

除了對現實社交禮儀的挪用,網絡社交禮儀也在互聯網的語境下展現出了符號化和數字化的一面。

現實中真實可感的禮儀實踐主體——人,被符號所分割——外表被頭像所取代,名稱則會隨著人在社群間的遷移而變動,至於待人接物的方式也並非一成不變,只有將不同的符號相關聯,網絡社交禮儀的實踐主體才能變得清晰、完整。

禮儀的具體實施方法也呈現出符號化與數字化的一面。現實中的送禮,在網絡上會轉化成刷火箭、投金幣、點贊等方式;複雜情感的傳輸可依靠表情包的助力;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則可通過評論、轉發、@、私信來實現;雲直播、視頻通訊、語音聊天等也成為了禮儀儀式化過程中的工具。

維克多·特納認為 :

儀式象徵符號最簡明的特點是濃縮,它以高度濃縮的形式扎根於意義深處並能使情感迅速得到釋放。”

禮儀的話語表達形式也有著網絡流行語的基因。“LOL”代表“laugh out loud”;“xx”代表“kiss kiss”;“謝邀”作為“謝謝邀請”的縮略用法,此後又由諧音引申出“瀉藥”“蟹邀”。

縮略詞、諧音、象徵性符號是網絡社交禮儀話語表達的常見形式,這些表達常變常新,或許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但卻能夠在特定圈層中流行,滿足網友的符號化表達需求。

網絡社交禮儀還意味著什麼?

人們對於社交禮儀的長期運用和創新,可能源於傳統的影響、源於習慣的延續、源於對儀式感的追求等,法國社會學家米歇爾·馬菲索里認為,個體除了需要獲取自我身份認同以外,還尋求群體身份的認同。

於是,當我們決定進入某個平臺時,就意味著需要認可並執行平臺的規定,例如隱私條款、禁止內容等。當我們在平臺中找尋合適社群時,會傾向於選擇與自己有相同興趣的群體,群體內部又存在著特定的語言風格、禮儀習慣。換言之,所有社交禮儀都可以是一種融入群體、獲取認同、感受愉悅的工具。

其次,網絡社交禮儀在不同的平臺中有不同的呈現,甚至某些情形之下,亞文化社群會產生一種排他性極強的語言文字符號。此時,平臺之間的禮儀不具有滲透性,反倒平臺與平臺之間有鮮明的分界。因此,我們在不同禮儀中適應、調整的過程,其實伴隨著群體身份的轉變與自我歸屬感的感知。

此外,如果說現實社交禮儀為網絡社交禮儀提供了借鑒模板,那麼網絡社交禮儀這種覆蓋面廣、形式多樣的新型文化,也可以對現實進行反哺。

2013年,幾位學者對韓國12-15歲的青少年進行了抽樣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網絡禮儀能夠作為中介變量來減少霸凌的發生。另一些研究表明,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平臺為現實中的案例和禮儀規範提供了分享和討論的平臺,網友們能夠在思維的碰撞中獲取正向的道德觀念。

網友總結的“知乎體”

不過,隨著網絡社交禮儀逐漸適應了當下人們傳播、交往的語境與情景,線上禮儀也繼承了線下禮儀的一些缺陷。曾有網友總結過一份知乎版的“八股文”,其中涵蓋了在知乎上進行社交的幾大要素,有板有眼,但無一不讓人感覺誠意不足、套路滿滿。

這種情況的出現表明,網絡社交禮儀並不總是有趣的,甚至並不總是有價值的,在其與互聯網擦出火花里,也沒能逃脫形式主義的窠臼。

參考文獻:

[1]晏青,支庭榮.社交媒體禮儀:數字關係情境下的倫理方案與效果辨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39(08):127-132.

[2]武業真.新媒體環境下基於彈幕禮儀的網絡媒介素養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6):53-54.

[3]羅丹,朱琳.新媒體視閾下互聯網社群發展趨勢研究[J].今傳媒,2020,28(01):83-86.

[4]胡疆鋒. 亞文化的風格:抵抗與收編[D].首都師範大學,2007.

[5]斯圖亞特·霍爾, 托尼·傑斐遜.通過儀式抵抗:戰後英國的青年亞文化[M].孟登迎, 胡疆鋒, 王蕙譯.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

[6]肖偉勝.作為青年亞文化現象的網絡語言[J].社會科學研究,2008(06):190-195.

[7]Park S , Na E Y , Kim E M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activities,netiquette and cyberbullying[J].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014, 42:74-81.

[8]Exploring the use of Web 2.0 technology to promote moral and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Can YouTube work?[J] . Caroline Koh. Br J Educ Technol . 2014 (4)

作者:全媒派,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