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才去講道理,高手都愛講故事"

故事思維,已經是我們生活、職場必備的一項技能,當你學會講故事後,你的演講表達能力、帶領團隊能力也都會有質地提升。那麼,要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講臺上,小明正在滔滔不絕地給大家做培訓,下麵聽眾席上,張三拿筆戳了一下旁邊的李四。李四,剛剛用手托著一邊下巴,不知不覺睡著了,腦袋差點就砸到桌子上,還好張三戳了他一下,他嚇得一愣。可睜開眼沒3秒,感覺又要睡過去。李四晃了晃腦袋,起身往洗手間走去。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公司搞培訓、開大會,上臺的不是領導就是牛人,可讓他們講話,卻總是“茶壺裡煮餃子”,肚里有也倒不出。

人都喜歡聽故事,而不是道理,一千條道理不如一個故事來得生動。你跟人講了一大通公司章程,不如說“上個周小明沒有穿工裝,第二天就通告被罰了200塊錢”來得印象深刻。

故事思維,已經是我們生活、職場必備的一項技能,當你學會講故事後,你的演講表達能力、帶領團隊能力也都會有質地提升。

今天,我將分享一下“如何講好一個故事?”,相信這在你的培訓、開會、日常溝通或是自媒體寫作上都會有所幫助。

什麼是好的故事?

小時候,老師會讓我們寫日記,當時流行兩種流派:

1)湊字派:某年某月某日,我和爸爸媽媽在院子里數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五顆六顆……如果早一點聽到周傑倫的歌,我們可能會寫“看星星一顆兩顆三顆四顆連成線”。

2)記賬派:某年某月某日,天氣晴。上午,我幫媽媽曬被子;中午,我幫媽媽燒火;下午,我幫媽媽收被子。放到今天,可能會被作為時間管理的範例,但流水賬不是故事。

我們很多人講話為什麼沒有故事思維?首先,你要清楚什麼是故事。

如果將故事濃縮成兩個字,那就是“衝突”。我們講故事,就是去講某個衝突的來龍去脈。

比如,我們跟同事去談論今天的天氣:

張三:“今天天氣不錯,陽光真好。”

李四:“嗯,是不錯。”

這就是寒暄,屬於片湯話,沒有故事在裡面,簡單一個對話就結束了。

張三:“今天天氣還真是詭異啊,早上還是大晴天,現在突然就開始下雨了。”

晴天轉下雨,好像有衝突了,但好像又沒有,這僅僅是故事背景的變化,並沒有與主人翁關聯的衝突。

張三:“昨天天氣真是詭異,早上晴空萬里,突然就下起大雨。我包里一直隨身帶著一把雨傘,但我碰到一個姑娘,就把傘借給她了,自己跑回了公寓,差點凍感冒。”

這個時候,聽眾就會心一笑,“有情況”。下雨了 ,張三帶了傘但還是被淋濕了。好奇心就驅使我們探求真相,去瞭解衝突背後的原因。“她有沒有還傘啊?”“有沒有人的聯繫方式啊?”,我們甚至可以將這個故事延展成一部現代版的“白娘子傳奇”。

再看八卦新聞為什麼容易傳播?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故事,好故事會讓人忍不住去分享。

什麼是好故事?

1)好故事必然包含衝突

2)好故事會吊起人的好奇心

3)好故事會讓人願意分享

4)如果在職場,我們還希望是可以從中受益的

我們需要好故事

如果缺少了講故事,你的文章或語言就會雜亂,讓聽眾摸不著頭腦。

在《科學需要講故事》一書中,作者認為,如果科學內容如果缺少了講故事,就會造成兩個在災難性的惡果,一個是誇大,另一個是麻木。

據統計,英國20所最頂尖大學的生命科學專業網站中,40%的內容包含了誇大的建議,33%誇大了原因,36%誇大了推論。

當我們不會講故事的時候,如何吸引別人?靠“震驚”。自媒體野蠻生長的時期,就暴露出了很多這種問題,很多標題黨依靠誇張的標題吸引人去點擊。

有人在做公司培訓的時候會說“掌握了這種方法,你就能解決工作中90%以上的問題”,或是說“如果錯過這個,你的職業生涯面臨停滯”。

不能從根本引入入勝,就只能借助誇大的力量來引起大眾的關註。

誇張的宣傳可能會讓人產生興趣,但是這也拉高了聽眾的期望值。等聽眾準備好記筆記的時候,才發現找不到乾貨,那就會引起另一個災難性惡果:麻木。

聽眾本身會對誇大的信息過濾,對演講內容麻木。

也有人不屑於誇大,安安心心搞學術,等做分享的時候,一個理論套著一個理論,雖然滿是乾貨,但聽眾聽得頭大。就像本文開頭描述的現象一樣,不講故事和誇大的最終後果都是會讓人變得麻木。

講故事並不是讓科學內容被扭曲,而是要用更合理的邏輯來敘述內容。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也許我們的生活沒那麼波瀾壯闊,但一定也能找到好故事。

一個故事好壞,關鍵在於你如何去講。

1)故事的開頭不一定是故事的開始。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們有一個特別的開頭,那就可以在一開始就將聽眾的註意力抓住。

通常情況下,講故事都是從時間或是地點開始,畢竟故事要發生就要有背景。但我們不要老套地去講:“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我們看漫威的電影,一開始通常都會出現一段打鬥的場面,把觀眾的腎上腺素刺激出來。一場小危機化解,然後,才開始講真正的大危機,講危機背後的起源。

最近大火的《我是餘歡水》,一上來就彪摩托車,接著就出車禍。什麼也沒交代,意外先來臨了。

我們講故事也可以借鑒這種方法,正向敘述是講故事的常規方法,但一定不是最好方法。

所以,故事的開頭不一定要是故事的開始。

2)講故事的漢堡包模型

如果不用正敘,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可以試試講故事的“漢堡包”模型。

先講兩片“麵包”,一片是故事的背景,一片是意外的結果,即先交代衝突。然後再講中間的“肉”,故事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

比如,講揠苗助長的故事,我們可以說:

第一片“麵包”:從前有個農民,非常勤勞,他每天都去照看自己的麥田。

第二片“麵包”:但是,沒等到秋天收穫,他地里的麥苗就都死了。

中間的“肉”:原來,他每天去看麥田,覺得麥苗長得太慢了,於是,他就將麥苗拔高了一寸,結果麥苗的根系被破壞,沒多久就都死了。

當聽眾聽到衝突的時候,就會本能地去探究衝突的原因。

3)用ABT結構而不是AAA結構

我們講得內容之所以沒有吸引力,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習慣了“AAA結構”,即……and……and……and……

從前,有個小男孩很調皮。然後,有一天他去放羊,就大喊“狼來啦!”然後,村民都跑過來幫忙。然後,村民發現他在撒謊,根本沒有狼。然後,他又這樣捉弄了村民兩次……

一切都那麼的順理成章,卻又那麼的無聊。

AAA型的敘事是沒有起伏的,聽眾找不到重點在哪裡。

在《科學需要講故事》一書中,作者推薦我們使用“ABT結構”,也就是and but therefore,即……然後……但是……因此……

這個“但是(but)”至關重要,它是用來引出“衝突”的。

舉個例子:部門裡的小明,技術過硬,工作認真,但是去年他並沒有拿到優秀員工的獎勵。因此,他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調整自己的狀態。

一個“但是”,就讓事情出現了轉機或危機,人物遇到障礙,試驗遇到困境,科學遇到難題,這樣,故事才開始吸引人。

最後,要想講好故事,不能僅僅依靠故事模型,還需要有針對的刻意練習,在《不會講故事,怎麼帶團隊》中,作者推薦了一套講故事的步驟:發現——記憶——分享——更新。

  • 發現故事:識別身邊的故事。
  • 記憶故事:將好故事收入大腦的“故事清單”,隨時等待提取。
  • 分享故事:如果沒有分享,那麼發現與記憶則毫無意義。
  • 更新故事:將陳舊、失去感染力的故事進行更新。

生活工作中,我們堅持刻意練習時,我們的故事能力也就可以不斷提升。

總結

(1)好故事一定要包含“衝突”,好故事能夠激起人們的好奇心。

(2)我們需要好故事,沒有故事我們可能會陷入誇大、麻木的惡果中。

(3)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 故事的開頭不一定是故事的開始
  • 擅用故事的漢堡包模型
  • 用ABT結構而不是AAA結構

(4)講故事的刻意練習:發現——記憶——分享——更新。

參考資料:

《科學需要講故事》,[美] 蘭迪·奧爾森

《不會講故事,怎麼帶團隊》,[澳]肖恩·卡拉漢

本文由 @董樓主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