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粉絲數top100里,排在第一的是李子柒,但也粉絲量還不到二十萬。本文僅根據當前榜單,想從三個方面嘗試解讀。
今天看到了一份數據,來自第三方監測的微信視頻號TOP100(統計至4月11日,跟實際可能有所出入,僅供參考)。
單看數據有點吃驚,榜首是李子柒,粉絲量不到20萬,第100名粉絲量僅過萬。
這數據顯得很單薄,與很多人呼喊要傍住微信的大腿,抓住這波紅利的熱烈相比,仿佛一盆冷水澆了下來。
不過,由於視頻號目前仍處於內測階段,從2019年11月22日開始內測,到現在只有5個月的時間,此榜單的數據無法錘定任何結論,只能提供一個口子給我們一些思考。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的迭代,時間會給出更多的答案。
下麵,我僅根據當前榜單,想嘗試從中解讀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金子才會發光,成熟品牌有先天優勢
在我看來,視頻號是公眾號的一個縮影,微信公眾平臺登錄頁面的slogan“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運用到視頻號也沒有違和感。
品牌不僅指企業塑造的品牌,有影響力的個人都可以成為品牌。
從榜單可見,上榜的有企業品牌或權威機構,比如微信時刻、樊登讀書、央視網、人民網等,其次是自媒體或意見領袖,比如李子柒、房琪kiki等,然後是流量明星,例如楊冪、李易峰等,每一個號的主體原本都有知名度,有影響力,有獨特性,去到哪裡都能吸引註意力,這是他們的資本。
這些上榜的號,一方面他們自帶流量優勢,一方麵團隊或個人具有視頻創作能力,有先天優勢就贏在起跑線上,馬太效應總是讓他們先獲利。
在這裡面,幾乎沒有單靠顏值出眾和嘩眾取寵一炮而紅的,因為流量和生產能力缺一不可。
根據近段時間的體驗來看,內容方面,有很多自媒體或網紅把其他平臺已積累的內容直接複製過來,加入了賽道。
不過,複製內容容易,複製成功卻不是必然的,因為微信和其他平臺在產品形態、用戶群等方面存在差異,能在視頻號脫穎而出的,目前看來,音樂類、技能分享類、旅行獵奇類等,似乎比較受歡迎。
視頻號需要借助私域流量進行冷啟動,系統不會給量,也不會直接推薦,所以要借助社交傳播,接受用戶的洗禮,只有具備一定的熱度和傳播軌跡,系統才會幫你推薦。
名人開通視頻號已經難以成為新聞,早幾年,網紅還不至於遍地開花的時候,人們喜歡探究明星八卦,記得當年韓寒、範冰冰等人在微博開通賬號都能成為熱點新聞,而如今接地氣的網紅到處有,轉移了不少註意力,明星入駐互聯網產品,不再是什麼新鮮新聞了。
榜單對於普羅大眾的視頻號運營者的啟發就是,最大的挑戰還在於內容輸出能力,優質的自媒體會占領第二梯隊的優勢,有價值的個體,終會成為發光的金子。
二、養成在微信刷視頻的習慣,還是個問號
雖然說關於視頻號的新聞和討論陸續在發酵,但是並未形成國民性話題,只在互聯網領域討論得比較熱烈。
這段時間以來,我幾乎沒有在個人的朋友圈或微信消息中看到有人分享視頻出來,加上短視頻早已經不是新鮮事物,所以在全局用戶中似乎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
之前看到劉飛有個觀點啟發到我,說知乎也在嘗試做短視頻,但是為什麼做不起來?因為知乎的核心定位就是問答分享平臺,大多數用戶進入知乎,優先場景是搜索問題找答案,很少有人會想起打開知乎去刷視頻。
一個產品最核心的基調,肯定是只有一個,微信最本質的定位還是社交工具,雖然它的slogan是“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並一直在開疆拓土連接萬物,但是核心定位仍然是社交。
產品的定位影響了用戶認知,當平臺發展到一定程度,從商業角度試圖轉型時,真是“成也蕭何敗蕭何”,難度是挺大的。
當然,微信視頻號跟產品轉型沒有任何關係,它是微信完善生態的一個分支,至於微信具體的戰略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在微信沒有全面開放視頻號資格、沒有更多運營策略出來之前,視頻號主要是靠用戶自身的力量在推動。
如果說抖音、快手等平臺屬於廣場型的,任何用戶進來都是在視頻海洋中狂歡,場景統一,那麼,視頻號目前只是像微信中的一條街道,只有部分用戶會主動走進去,探探裡面的風景。用戶有權決定要不要進去,只有走進去,才可能因為系統的推薦算法而看到視頻內容。
否則,儘管人人每天都會打開微信,但是很多人跟視頻號之間處於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完全不受影響,就像現在的搖一搖、附近的人、甚至公眾號等功能變得低頻了一樣。
微信像一座城,隨著系統越來越複雜,除了社交,其他東西最終是每個人都各取所需,每天我們都生活在這座“城市”里,你習慣走A街,我習慣走B街。
三、短視頻在社交傳播中有局限性
最近10天左右,我以公司所在平臺的名義,嘗試運營了一個視頻號。
在這段時間內,我一共發佈了13個視頻,累積粉絲數是41個,最多點贊的視頻是35人點贊(包括邀請同事點贊),觀看量最多的視頻是700多人看過,連1000都不到。
由於沒有能力原創視頻,我發佈的視頻是來自樊登讀書的講書片段,因為我們公司是它的分會之一,所以借品牌聯合的名義開了一個號。
在挑選視頻的時候,我儘量都挑選最能引起平臺用戶群共鳴的內容,除了主動已有社群和朋友圈等地方,也邀請內部同事幫忙轉發,然而這些數據反應出收效甚微。
從曝光量到觀看量的轉化不理想,從觀看到再次傳播的轉化,就更不理想了。
短視頻想依靠社交關係傳播,似乎衰減得特別快,是否跟短視頻本身的特性有關?
短視頻在一分鐘的時間裡面,能承載的信息量畢竟有限,需要非常快節奏、非常密集地輸出,跟3到5分鐘的視頻相比,客觀上其整體價值有上限,能完整地表達一個主題並受到認可,是不容易的。
從我們平常所見的熱門短視頻來看,短視頻想觸動更多用戶傳播,需要激發觀眾的情緒,做到極端化,比如足夠有用,足夠有趣,足夠觸怒,足夠新奇、足夠驚艷等,才能激發觀眾的分享欲望,否則很容易曇花一現,被觀眾一划即過。
在我的理解中,短視頻通過內容來吸粉,最終的目的是服務於品牌塑造,品牌有很大的重要性。
比如,同樣是教人做一道菜,有的視頻號表現得平淡無奇,有的視頻號能做成爆點,被觀眾喜歡。當觀眾因為視頻而順便喜歡了這個人,這樣就助推了這個“品牌”的形成,觀眾從此有了認知,並且會因為喜歡和信任而持續關註他的動態,並可能推薦給朋友,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本文由 @龍山村民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