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內容生態的一些思考(一)"

所有的內容價值,最後都會由內容消費者買單。

一、為什麼創作者大量涌現?

一個很核心的點是小微創作者變現門檻降低。

以往的內容市場,往往只有頭部有資格賺取收益,而且多是以接商業廣告的形式,一個創作新人,想要收入破0是一件投入成本很高的事情。可以做到以創作為生,對於大多數素人都是一段難以跨越的鴻溝。

但現在的內容變現途徑越來越多,打賞、帶貨、接貼片廣告都可以破0,讓小微創作者有了持續創作的動力。

最狠的是B站的明碼標價,千次播放約等於3元收入,這在內容行業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其他的變現方式都存在不確定性,而人類是天生厭惡不確定性的。

之前有在B站看到很多up主,發自己內容獲取的收入,在B站,一條374萬播放的視頻,獲得的收入是4520元,在其他平臺如抖音、頭條都基本沒有收入。這些創作者自發的宣傳,又給了觀看的人極大的“下海”信心。

市場價格決定供給量。

當大家發現只要我好好的做有價值的內容,就可以獲得明確收入的時候,內容生產者就會開始增加。

二、有哪些內容變現模型/方式?

1. 流量轉化模型

(1)付費社群

通過免費內容獲取粉絲,再將粉絲轉化到付費社群如知識星球,層層漏斗轉化,這種方式也是大部分的創作者選擇的方式,因為可以不斷拉新,而且社群粉絲粘性強,互動性強,可以不依賴於平臺。

(2)電商帶貨

通過內容激發閱讀者購買欲望直接銷售商品,對創作者的帶貨種草能力要求較高,也受到商品本身與創作者調性匹配度的限制。

2. 交叉補貼模型

(1)廣告

比較適合頭腰部創作者,通過從廣告主那裡獲得收入來為粉絲提供免費內容。微信頭腰部垂直號的廣告報價平均一個閱讀1塊錢都不止。

但門檻較高,需要創作者有一定的商務能力,且創作者也會面臨一定的創作壓力和品牌風險。

廣告變現一直是維持內容生態平衡最有生命力的方式。

最早的報紙可以以很低的價格出售都是依賴廣告的收入,而這個方式也幫助大量的創作者賺到了錢可以持續創作。一般的平臺根據創作者的粉絲量、粉絲活躍度、互動度等都會有廣告的明碼報價。

而且現在粉絲對於創作者的“恰飯”行為容忍度也是不斷上升,甚至表示支持。粉絲也很清楚,大家都不容易,有人付錢讓我喜歡的創作者持續創作內容,為啥不高興呢。之前瞭解到B站部分20-30萬粉絲的up主,一次5秒時長的植入或貼片視頻,報價在1.5-3萬元,而百萬左右的up主可以報到7-10萬元。定製內容收費就會更高了。

(2)贊賞/打賞

這就像玩游戲和看直播一樣,有一幫有錢的付費金主用戶在支付游戲的製作運營成本和主播的收入,來支撐其他的“白嫖”用戶。這種方式獲取收入極不穩定,依賴於大金主,而且看金主心情。

3. 雙邊模型

(1)B2C

類似於出版行業,由出版社購買作者版權、出版、發行、分成,平臺幫創作者包裝、銷售,這種方式好處是創作者可以獲得品牌溢價以及平臺流量。得到、喜馬拉雅、知乎一般都是這個邏輯,可能同樣的內容,一本書只能賣幾十塊,但是平臺包裝之後可以賣到199、299,且邊際成本幾乎為0。但對於創作者個人IP要求較高,形象、背景、系統創作能力都是很大的門檻。

(2)C2C

創作者直接向粉絲售賣單篇內容,比如微信剛推出的付費閱讀。分享幾個數據:

  1. 目前付費閱讀最高單篇收入有80多萬,雖然最終因為作者沒有推薦股票資質違規,而沒有獲得收入,但足以看出付費閱讀的爆發力。
  2. 平均付費閱讀比在10%左右,價格越低轉化率越高。這個比例在未來一定還會慢慢提高,因為用戶需要時間來為這種形式建設“心理賬戶”。如果放到10年前,可能沒有人會一篇網上的文章付費,這需要一個價值認同過程。

這種變現方式,比較適合於內容粘性較強的小說、動漫;內容垂直度&價值比較高的深度內容,比如財經股評類、政策解讀類;個人品牌較強,粉絲忠誠度比較高的創作者。

這種方式最為純粹,好處是創作者只要持續創作有價值內容即可,不用考慮廣告植入、社群運營等。但缺點是不利於分享傳播,也有可能會造成一部分的“剛性白嫖”粉絲流失。對於剛起步的創作者來說,得不償失。而且與B2C相比,會耗散掉品牌溢價,是“永無止境的競標賽”。

但我個人比較看好C2C模式的生命力,目前這種模式只是對現有內容付費生態的一個補充,但是未來可能會是一種主流方式。就如同今天的淘寶和京東。淘寶因為C2C,建立了更為豐富有生命力的生態體系。

商業一定是往高度分工化的方向發展,讓創作者只做好創作一件事即可,這也符合內容消費者不斷增長的對高質量內容的需求。

三、內容市場是什麼樣的市場?內容市場中看不見的手是什麼?

內容市場更接近於一個壟斷競爭市場,因為內容供給者多,且每個創作者的內容都存在差別,每個創作者也都可以為自己的內容設定價格或免費。就像是餐館,各家有各家的口味、價格,還有讓你免費試吃的。而不同的賽道,比如搞笑、科技、時尚等不同類別的內容,甚至視頻、音頻等不同的媒介,就像不同的菜系。就如同餐館沒有一家獨大的,內容市場也不可能出現一家獨大的的情況,只會是百家爭艷。

而一個城市中、或一個商場內的火鍋店、燒烤店、川菜、湘菜,最後都會趨近於固定的比例,因為食客對美食消費的需求大約是固定的。比如可能平均一個人一周可能要吃1頓火鍋、1次燒烤、3次川菜。當然這個需求量也不在不斷變化的。

同理,全中國所有網民一天內對於某類內容的需求總量會有一個大概的範圍。這個需求量按時間來計算,當然這個需求量是非常大的,目前的內容量也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的。這個需求量還可以支撐相當多的創作內容,而當創作者不斷涌入,就會分攤需求的集中度,也即是分攤曝光量和收入。

最終供給過剩,部分創作者根本賺不到足夠的收入被淘汰,同時還不斷逼迫創作者創作更優質的內容,這個更優質不一定是更深度,可能是製作更精良、信息密度更高、爆點更多、更能直擊心靈的內容,最終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供需的平衡。

在商品服務市場中,推動供需平衡看不見的手是價格,在內容市場中,似乎很多時候我們找不到價格的影子,因為大部分內容是免費的。

但本質上,還是價格。

我們給內容統一定價,比如說單次播放x元,對於內容生產者,這個x可能是內容的直接收入,也可能是由廣告主支付,而廣告主支付也是精確計算過廣告可能的轉化收入及品牌價值的。

對於內容消費者,為付費內容買單有直接可見的成本,但其實觀看免費內容時,也都是有隱含價格,只是這個價格包含了觀看者的時間機會成本、部分為廣告付費用戶的分攤成本、平臺為流量補貼的成本等隱性成本。

而由於不同消費者的時間機會成本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內容對每個消費者的定價是完全個性化的。比如一個搞笑內容,可能某公司高管完全沒有時間看。因為他的一分鐘可能值100塊,而對於一個行業經驗內容,他可能自願打賞1000塊給創作者,因為他覺得如果沒有這個內容,他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成本來獲取這個經驗。

所有的內容價值,最後都會由內容消費者買單。

所以依然符合經典的供需曲線。

比如說原本供給曲線為S1,與需求曲線交匯在D1,也即是說,通過廣告、打賞、付費等各種變現方式,供給端基本單次播放可以獲取價格1的收入,而也有數量1的用戶願意或潛在的支付了價格1的成本。達到了某種程度的平衡。

現在我們加入外部世界變化事件,比如技術進步,手機大量普及。

在不考慮其他變量的情況下,這時候,在供給端,由於創作工具普及,創作門檻降低,即生產者成本降低,同樣的價格下,有更多創作者加入生成內容,供給曲線右移。

同時,由於手機普及,在同樣的成本下,用戶可以獲取更多的內容,需求曲線右移,需求曲線L2和供給曲線S1,交匯在新的平衡點D2。

可以看到D2點下價格*數量的面積變大,就是整個市場變大,但是創作者單次播放的收入可能還會降低。

作者:加加加七,微信:15958044937

本文由 @加加加七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