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道4月16日訊,從事機器視覺芯片及模組技術研發的高新技術創業公司——銳思智芯對外宣佈,其已於去年8月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中科創星和聯想創投聯合投資,資金將主要用於芯片流片及相關算法的進一步開發。
銳思智芯成立於2019年7月,其商業模式上是以 ALPIX 芯片為核心,通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建立基於模組的應用系統。通過與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打造平臺化的生態系統。核心芯片產品經過 6 年的迭代和優化,積累了工程化及量產化經驗。對比市場現有產品,具有像素尺寸小、對比敏感度高、信噪比高等三大優勢,目前已經與多家科技公司形成業務合作關係。
團隊方面,核心成員由平均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留學歐洲的人士組成,成員全部畢業於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理工學院慕尼黑工業大學、瑞士洛桑高等工學院國內外高校,多人曾就職於四大微電子研發機構之一。
全球範圍內,正在進行著一場以機器智能引領的產業革命。其中,機器視覺技術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得益於車載應用、人臉識別機器視覺與安防監控的快速發展,以及多攝像頭手機廣泛普及,目前市場上以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視覺傳感器為代表,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業內報告顯示,2018年CMOS圖像傳感器銷售額在約137億美金,同時其出貨量將繼續保持10%以上年均增速,預計至2022年,全球銷售額將達到190億美金。
然而在千億市場下,現有視覺系統的設計最初是為了取悅人眼,而並不是為了機器視覺而生,很多特性上與機器視覺的需求背道而馳。將其用於機器視覺,不僅存在數據量巨大、響應速度低、環境適應力差導致安全性差等諸多問題,更甚至已經成為限制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銳思智芯CEO鄧堅介紹,目前,業界主要集中在通過提高後端處理器算力和優化算法來實現機器視覺。而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後端系統的改善已無法繼續提升整體系統性能。同時,視覺傳感器作為機器視覺最前端的感知器件,其工作原理、數據格式已成為限制機器智能發展的主要瓶頸,現有市場上並沒有一款專用於機器視覺的視覺傳感器芯片。
為此,銳思智芯依托於團隊在視覺傳感器、系統芯片、圖像處理等方面的產品開發經驗,以像素結構設計自主研發了機器視覺傳感器芯片,以及模組、算法、系統等全套解決方案。其硅眼-ALPIX機器視覺芯片是一個新型仿人眼視網膜感知的視覺傳感器(事件驅動型圖像傳感器),將傳統圖像傳感器技術和仿生傳感器技術融合,可實現普通圖片模式和動態工作模式並行。
對比目前市場上的視覺傳感器,ALPIX基於仿人眼視網膜的工作原理,每個像素都是獨立地拍攝場景,每個像素獨立地自動調節參數以適應當前光照條件;同時,其每個像素是獨立、連續地感應場景的變化,併在像素內對變化進行處理,以微秒級的響應將變化信息以事件流的形式輸出。因而,ALPIX能夠達到較高的拍攝速度和有效信息占比;此外,其動態範圍是現有視覺傳感器的2倍,使ALPIX可以在極暗或極亮、甚至明暗快速變換的條件下正常工作,改善了機器對環境的適應力。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ALPIX除了可以輸出與普通圖像傳感器相同的幀圖像,還能同時輸出以事件流的數據形式異步輸出變化的信息(包括時間、空間及變化的屬性信息),這個與人眼的數據形式一致。也就是說,硅眼-ALPIX機器視覺芯片可以根據其自身的低延時,高動態,輕數據的自身特點,可應用於包括自動駕駛、機器人、VR/AR、手機、監控/檢測等各個領域的機器視覺場景。
據瞭解,即使在全球範圍內,該領域也由於仿生原理、動態工作模式、全天候、多數據等的技術壁壘,不僅相關技術人員稀缺,且投入資金大、投入周期長,而有著相當的門檻,因此,當前賽道中,競爭企業也限制於自有核心專利,大多只能通過有條件或部分授權進行相關開發。
中科創星投資總監劉水錶示,人工智能的發展產生了海量數據,目前的AI芯片都在不斷提升後端處理能力,同時還要平衡成本和功耗。事件驅動型動態視覺傳感器主要在機器視覺前端實現智能處理,憑其事件驅動的特點,能夠實現輕數據,低功耗和快速響應,突破了傳統圖像傳感器的瓶頸形成顛覆式創新。事件驅動型視覺傳感器有望成為新型主流傳感器,應用在機器視覺領域的手機,智能安防,智能駕駛等多個場景。銳思智芯在該領域掌握了核心技術,同時具備芯片量產經驗,能夠實現芯片產品化。
最後,聯想創投董事總經理梁穎表示,“事件驅動型傳感器是基於event-based, 而圖像傳感器是frame-based,在底層原理上有所區別。銳思智芯作為視覺領域新型傳感器在智能移動設備上如PC, smart phone, Pad等家庭消費類智能硬件,甚至自動駕駛,安防監控領域都會不斷有創新應用出現。雖然這是個新技術,但相信在產業、學術共同努力下,會逐步在各場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