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海外倉(3):WMS的庫存功能設計"

前面兩篇我們講完了倉儲系統WMS最常用的兩個功能:入庫和出庫。今天我們來談談第三個模塊:庫存。

庫存是WMS的基石,而且比較容易理解,所以大家會覺得這個東西很簡單,沒必要太放在心上。但是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其實跨境電商的企業對庫存的看重程度遠比我們這些系統設計者要重視的多。

因為對我來說,系統的庫存設計的好與不好,無非就是數據準確與否,系統是否具有拓展性,是否能較好地支撐業務的快速發展。歸根結底,庫存對設計者來說,更粗暴地理解就是「一系列數字」。

但是對於跨境電商賣家(企業)來說,庫存的意義就變得非凡了。庫存高,可能意味著貨物賣不出去,存在滯銷的情況;庫存低,可能意味著賣的太火爆了,可能來不及補貨了;庫存忽高忽低,可能意味著自己對選品,對市場的預估捉摸不准。簡單的理解,庫存對賣家而言,就是實打實的資金流和市場環境的晴雨表。

所以,作為產品經理而言,一方面要以平常心來對待系統的每個迭代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有需要換位思考,去想想這些需求滿足了哪些業務,而這些業務對某些客戶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那麼我就來拆解回顧一下,關於WMS的庫存設計,我曾踩過了哪些坑,遇到了哪些難題,又有哪些經驗是可以分享出來的。

關於庫內作業

一般來說,無論是國內電商倉還是跨境電商海外倉,庫內作業大概都涉及以下幾個操作,而這些操作的內核其實都是一個:對庫存進行增刪改查。

庫內操作

關於盤點,我會單獨拎出來寫一篇內容,所以庫存這一篇就不過多提及盤點的內容了。同時關於庫內加工,大多數海外倉受限於管理和溝通,以及成本的問題,往往也很少做庫內加工這些內容,最多的就是FBA換標和一些簡單地更換包裝等,複雜一些的操作和加工基本上不會做,這一塊我也接觸的不多,所以也就不過多展開了。

1. 庫存查詢——查詢可用庫存

庫存是WMS作業的基石,倉庫的入庫和出庫,最終都會將結果反饋到庫存上。

例如,某天倉庫收貨上架了某個A客戶的一批手機,那麼關於這一批手機的庫存就應該要及時的更新,變成最新的數據。然後過了幾天后,倉庫又對這一批手機做了出庫操作,所以庫存又需要扣減。出庫後有可能會有客戶退貨,那麼當客戶的退件到了倉庫之後,倉庫又要及時處理再次上架,這批手機的庫存又要增加。

就這樣往往複復之後,庫存就變成了一系列複雜交錯的數據流,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整理好這些散亂的數據流。

最常用的庫存查詢就是用來查詢某個貨在系統中還有多少庫存,例如我們在淘寶購物的時候,商家會標註庫存剩餘數,如果庫存不足了,那麼就限制客戶下單。這裡的庫存反映的就是倉庫實物的多少,在界面上標註的庫存數也是庫存查詢的一個典型案例。

當然,很多時候,不同的系統設計框架會不一樣,有些時候頁面上展示的庫存可能是訂單系統OMS自己記錄的一套庫存,可能和倉庫系統WMS中記錄的會有偏差。但是如果從這個現象的本質來看,這其實就是一種「庫存查詢」的典型用法。

庫存查詢一般是用來查看可用庫存,有些時候也會需要查看總庫存,鎖定庫存,在途庫存或者凍結庫存等。

總庫存=可用庫存+鎖定庫存+凍結庫存(可選)。

有些倉庫會區分鎖定庫存和凍結庫存,具體要看業務的定義是什麼;在途庫存一般是用來告知客戶有一些貨物正在路上,但是還沒到倉庫,所以一般不會記錄到總庫存中。

2. 庫存查詢——查詢庫存的批次

隨著跨境電商競爭愈發的白熱化,以前那種靠選品就能取勝、爆火的可能性越來越低了,很多賣家開始關註用戶體驗,其中就包括對倉儲服務的要求。所以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倉庫能對貨品做到更加精細化的管理,最好是能精細到批次的管理。

同樣是一部256G的iPhone11,4月1號入庫的和5月1號入庫的應該是不同的批次,如果需要按先進先出來管理,那麼這兩個時間點入庫的iPhone 11不能放在同一個庫位上。

所以,當倉庫採用了「先進先出FIFO」策略後,就需要開發批次查詢的功能,以便於支持倉庫人員查詢到具體的某個SKU有多少批次,同時這些批次又分別放在哪些庫位上。之前出庫篇談到,其實「先進先出FIFO」看似很完美,讓客戶體驗提升了很多。但是對倉庫管理來說,其實增加了很多難度,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庫位不夠

海外倉本來建倉成本就很高,如果倉庫不算大,庫位又不太多的情況下,對所有客戶採用「先進先出FIFO」策略,往往很容易爆倉(庫位爆滿)。

所以,為了滿足部分客戶這種精細化的要求,往往會採用折中的方式:對某些客戶採用先進先出,某些客戶做邏輯上的先進先出,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假性”先進先出。看似很簡單的,很棒的功能,但是實施起來也會受到諸多限制,所以這算是海外倉WMS設計的一個核心點。

設計某個功能不難,難的是如何把控用這個功能的人,以及這個功能帶來的一系列成本問題。

3. 庫存查詢——查詢庫存的庫齡

前面說到,客戶會對倉庫的貨品有更精細化的要求,其中關於批次的要求,一方面是為了可以支持「先進先出FIFO」的作業方式,另外一方面就是為了支持倉租的精細化計算。

摘自《跨境電商與國際物流:機遇、模式及運作》

從上圖可知,對賣家來說,海外倉庫的庫內處理費主要是包含兩塊:倉租和訂單處理。很多海外倉服務商都會用“30天內免倉租”,“90天內倉租打8折”等方式來吸引客戶。

那麼,倉庫又如何知道某個貨品在倉庫待了多少天呢?這也就是做貨品庫齡統計的一個根本原因了。

同樣是一部256G的iPhone11,4月1號入庫了100PCS,5月1號入庫了200PCS。截止到5月3號,批次0401的100PCS在倉庫內已經超過了30天,而0501的200PCS還沒到30天,所以0401的倉租應該免去30天,然後計算剩餘的天應該收多少錢。

統計批次的庫齡並不難,關鍵是需要系統將各個環節打通,例如首先要記錄不同SKU入庫的批次,然後對不同的批次做定時任務的統計,接著對統計的數據進行歸類和整理,最後就可以展示出某個SKU不同的批次在某一天的時候分別的庫齡是多少了。

4. 庫存預警

庫存如同進餐,多了少了都無益。海外倉備貨考驗的是企業自身對於市場的判斷力和銷售經驗,庫存量往往很難把握,無論是滯銷還是脫銷對賣家本身來說都很不利。很多出口跨境電商之前都是採取現買現賣的模式,庫存很少,也就形成了忽略庫存管理的習慣。但當企業使用海外倉,或銷售規模大起來時,會發現退貨、備貨、庫存不准、庫存超齡等問題,造成了大量的資金占用。

因為海外倉備貨對賣家來說是一件預測市場的事情,意味著準確性是一個未知數,同時倉庫作業時間一久,實物和賬面庫存難免就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有單卻無貨可賣的情況出現,一般會為客戶設置預警庫存。

當某個SKU的可用庫存低於某個值的時候,會觸發郵件或者消息提醒,告知客戶應該及時補貨,否則可能會面臨有單無貨發不出的難題。

這一塊的設計一般會放在前端業務層來完成,例如放在OMS或者ERP系統中,這樣用戶在操作的訂單的時候可以及時關註到某些SKU可能不足,需要及時補貨。

還有某些SKU是有保質期管理的,當保質期低於某個值的時候,應該對禁止這些SKU出庫,否則發出了過期產品導致客戶受損,在歐美可能會面臨很高額的罰款。保質期管理對預警的要求更高,可以設置多個預警檔位或者通知方式,最大化程度避免將過期產品發出。

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準確的SKU庫存信息,倉庫也會及時地對庫存進行盤點調整,以便於客戶知曉最新的庫存數據,關於盤點的內容我們下期再講。

5. 移庫

移庫在WMS中也是很常見的一個操作,就我實際經歷的項目而言,按貨品質量來分,移庫可以分成兩大類:

  1. 同品質移庫;
  2. 良次品轉換移庫。

同品質移庫:將A庫位的iPhone11移庫到B庫位上,A和B庫位都是存放可銷售的良品的庫位。將A庫位上少量的貨物移到B庫位上彙總,可以釋放出一個庫位,減輕倉庫的周轉壓力。同時將貨物盡可能的放在一起,也可以提升揀貨的效率。

但是這裡要註意,例如該貨主需要遵循「先見先出FIFO」策略,那麼就不能把不同批次的貨物移到一起,因為批次管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區分不同的批次。如果倉庫允許,批次管理可以採用貼批次碼的方式來處理,但是一般這樣操作之後增加的成本太高,很少有海外倉會這樣做。

良次品轉換移庫:將C庫位的iPhone11移庫到D庫位上,C庫位是存放可銷售的良品的庫位,而D庫位是存在不可銷售的次品庫位。這種移庫雖然也算是移庫,但是不能簡單地將貨物一挪就完事了,應該要先走一個「庫內質檢」或者是「良次品轉換」的操作,先將良品轉化為次品,然後再移庫到存放次品的庫位上。

當然,一般情況下良品=>次品居多,少有次品=>良品,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為了兼容這兩種情況,在程序設計的時候,要確保都可以支持。

如果是從貨架的屬性上來區分的話,可以將移庫分為:

  1. 同屬性貨架移庫;
  2. 不同屬性貨架移庫;

這裡說的貨架屬性是指傳統貨架,AGV機器人貨架這種屬性。目前國內很多大電商的倉儲系統都會考慮搭建AGV機器人系統,但是也有些倉庫還是在使用傳統的固定式鐵架子的貨架。

而我實際經歷過的業務就存在,既有AGV機器人貨架,也有傳統貨架的,所以這一塊的移庫就需要涉及到兩套管理系統間的交互了,在此不做過多解讀。

難點與踩坑點

(1)庫存的流水記錄需要特別註意,庫存是每一次入庫和出庫還有盤點的綜合結果,流水是每一條操作的記錄,所以每條記錄應該都有一個操作前庫存,操作庫存,操作後庫存。這樣後續也可以很方便的查詢到哪條流水有問題,哪條流水對應的訂單需要複查等。

(2)庫齡報表需要統計準確,庫齡報表是每個SKU的每個批次每天的統計結果。很多時候因為一些倉庫異常操作,所以會需要人工修複數據等,往往會導致庫齡報表丟失紀錄或者數據。所以但凡對人工修複了庫存相關的數據,一定要註意關註庫齡統計的結果是否有受到干擾。

(3)庫存數據具有實時性,一方面要及時更新數據,讓業務端可以及時同步最新的數據。另一方面要定義清楚一些庫存的區別,例如可用庫存、在途庫存、鎖定庫存、凍結庫存等,要分類合計,尤其註意“可銷售庫存”的監控。

(4)庫存周期是衡量產品銷售是否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即單位庫存售出所需時間。後期倉庫業務量較大的時候,應該花時間和精力關註庫存周期是否滿足行業標準,將一些滯銷的產品及時清理出來,避免死占庫存,既影響客戶的資金流,又影響倉庫的庫存周轉。

總結

海外倉WMS的庫存要求有些方面比國內電商倉庫WMS的庫存要求更高一些,例如海外倉面臨補貨時間長,銷售可預測難,倉庫精細化操作支持度不夠等問題。

所以針對這些特殊的業務要求,不一定非要遵循所謂的「行業標準」。產品經理也不要過多的糾結某些功能和操作在國內倉庫是見不到的,這種操作是否不科學,不合理。而是應該關註業務本身,以及海外倉暴露出的「持久性」痛點,怎麼用國內較為先進的倉儲系統設計方案移植到海外倉系統中。

關於庫存功能的設計,說來慚愧,因為其實我與賣家客戶接觸的場景也不是很多,而且海外倉的特殊性導致對倉庫端的用戶調研和業務觀察也不太好做。所以我更多的會從國內電商倉庫的一些經驗出發,然後推導海外倉庫應該怎麼作業。

如果你有機會做海外倉庫的WMS,記得多接觸接觸客戶,同時別忘了和海外倉操作人員多接觸接觸,很多業務就會有畫面感,產品設計也就不會出現太多「想當然」的情況。

當然,即便我這樣所了,我仍然相信:年輕人該走的彎路,一步都不會少。

#專欄作家#

vitamin,微信公眾號:皮醬叨逼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中級產品經理,一年開發經驗+三年產品經驗。主導過在線教育類產品,目前是跨境電商供應鏈倉儲物流產品一枚,歡迎勾搭,一同學習。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